生了。仅仅两个小时后,土壤表面就冒出了细小的绿芽——芽尖是嫩绿色的,带着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林溪屏住呼吸,看着绿芽慢慢长高,一天后,绿芽长成了三厘米高的幼苗,叶片上的绒毛清晰可见;一周后,幼苗长出了细小的根须,扎根在黑土里;一个月后,黑土上长满了半米高的沙棘灌木,枝条上还结出了小小的绿色果实。
更让她惊喜的是,随着沙棘的生长,土壤的盐分含量还在持续下降——沙棘的根系能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将其储存在叶片里,同时根系分泌的物质,还能改善土壤结构,让黑土变得更肥沃。叶云玄检测后发现,土壤盐分已经降到了0.3%的理想值,微生物的种类也从最初的3种,增加到了17种,形成了稳定的微生物群落。
三个月后,林溪的实验区已经不再是小小的五米见方,而是扩展成了一条宽五十米、长两公里的“生态走廊”。走廊里的沙棘灌木长成了茂密的灌木丛,灌木丛间还长出了其他的野生植物——有开着黄色小花的蒲公英,有贴着地面生长的马齿苋,甚至还有几株耐旱的杨树幼苗。
一天清晨,林溪在走廊里巡查时,突然听到了细微的“吱吱”声。她循声走去,发现灌木丛下,有几只灰色的小跳鼠正在觅食——这是沙陨荒漠地区已经消失了二十年的物种!更让她激动的是,她还在沙棘的叶片上,看到了几只黑色的“沙棘虫”——这种昆虫以沙棘叶片为食,是沙狐、跳鼠的主要食物来源,它们的出现,意味着生态走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食物链。
“妈,师父,你们看!”林溪立刻用通讯器拍下跳鼠和沙棘虫的画面,“它们回来了!生态走廊真的成了!”
叶云芳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我就知道你能做到,溪溪。魔法与道符的共生,不仅改良了土壤,还重建了生态链——这才是真正的‘塑界生土术’,不是‘造土’,是‘造生态’。”
叶云玄则补充道:“现在可以大规模推广了。我已经把‘润土符’升级成了‘生态符卡’,用未来科技的‘符文印刷机’批量生产——符卡上的道力是预存的,普通人只要戴上传感手套,就能激活符卡,不用再像你这样需要专门学习道符激活术,门槛降低了很多。”
接下来的半年里,林溪联合全球环保组织,在赤漠荒原、瀚风沙原、灼日沙海,开展了“生态走廊计划”。她带着团队培训当地的志愿者:教他们用简易的“土元素引导器”(叶云天为普通人设计的魔法辅助工具)重构沙粒,教他们如何激活生态符卡,教他们播种改良种子。
在尼洛城邦,志愿者们用“塑界生土术”在沙漠里建起了一条长十公里的生态走廊,走廊里的沙棘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果实,还阻止了沙漠的扩张;在中东的沙赫王国,生态走廊连接了干涸的绿洲,让当地的游牧民族重新找回了水源;在澳屿大陆,生态走廊里的植物为濒危的袋熊提供了新的栖息地。
叶云玄的“生态符卡”发挥了巨大作用——每一张符卡都像一张“生态种子”,只要嵌入土壤,就能释放道力,吸附盐分、滋养微生物。符文印刷机每天能生产十万张符卡,通过全球物流运送到各个沙漠地区,让更多人能参与到土壤改良中来。
有一次,林溪在非洲培训志愿者时,一个当地的小女孩拉着她的手,指着生态走廊里的沙棘说:“姐姐,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