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吴男儿风采对不起了。
老头却已不知何时坐回了花坛,依旧翘着二郎腿,仿佛从未动过手。
“服了么?”
“.”
丁岁安忽然觉着好对不住林寒酥,因为他以前就喜欢这么问瘫软在床的她。
此时被人也这么问了一回,才觉着好他么屈辱啊!
老头见他不答话,侧头望向东方天际鱼肚白,自顾道:“憨孙,《易》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只执着于罡气雄厚、刚柔,不过是困于‘器’之藩篱,未见‘道’之堂奥。”
不是,咱不是武人么?
怎么论起儒教五经了?
难道是‘少林功夫加足球有没有搞头’的道理?
武人加儒教.听着应该有搞头。
老头继续道:“化罡之境,重在‘化’,合《中庸》所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妙谛。非是强求刚猛无俦,亦非一味绵柔守成。何为‘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何为‘和’?阴阳调和,循理而动。””
丁岁安有点听不懂了。
老头却依旧在填鸭,“儒教还讲格物致知,而后诚意正心。你这化罡,可曾‘格’过罡气之本源?可曾‘致’其变化之知?心念未至,意不能诚,气如何能‘正’?故而你的罡气,只是死物,是‘器’,而非流淌不息、与心合一的‘道用”。
“真正的化罡,当拳拳服膺。时刻秉持中正平和之意,养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是集义所生,与天地正气相感.故而能‘活’,能‘化’,能瞬息万变而无窒碍。”
丁岁安一时有些消化不了,不由道:“阿翁,您说慢些。”
但老头却没鸟他,继续道:“心念如君主,罡气如臣民。君明则臣直,心念澄澈通达,罡气自然如臂使指,念动即至,无微不服。心定神静,方能洞察敌我之机先,知其强弱,明其虚实,而后以我之‘正合’,击彼之奇隙,如此方称得其武道真义。”
竟上升到君君臣臣了。
这.这是一个满嘴脏话、刻薄尖酸老头能说出来的话么?
形而上谓之道,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