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心,似乎定了下来。
但刘清明办公室里的一份报告,却显示着另一番景象。
物价,并没有因为这批物资的到来而稳定。
恰恰相反,它依然在疯狂上扬。
作为最大宗消耗品的口罩,从最初的几毛钱一个,已经涨到了五块,甚至十块。
消毒水和以板蓝根为代表的一些中成药,价格更是翻了不止十倍。
最关键的是,有价无市。
普通的药店和超市,货架早已空空如也。这些天价物资,只在某些特殊的渠道里流通。
刘清明很清楚,清江省送来的这批物资,是京城打赢这场仗的底牌,是万万不能流入市场的。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分配的优先级。
第一,一线医护人员。
特别是即将开建的专科医院,以及已经开始接收病人的部队医院。
必须给他们留出足够的余量,确保他们在高强度的抢救工作中,自身不会被感染。
刘清明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病毒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致死率,更在于那些看似康复出院后,却可能伴随终身的严重后遗症。
保护好医护人员,就是保护好京城最后的防线。
第二,是那些主动站出来的志愿者。
他们是医护人员之外的第二道屏障,他们用血肉之躯,填补了公共服务因为疫情而出现的空白。
不能让好心人寒心,更不能让他们赤手空拳地面对病毒。
第三,才是那些同样战斗在一线的工人、警察、社区工作者等其他从业人员。
自己的妻子苏清璇,就是其中之一。
想到苏清璇,刘清明的心软了一下。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背景音有些嘈杂。
“喂,清明?”苏清璇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
“是我,还在外面跑?”
“对啊!今天可是大新闻!你们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