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刘清明,问题问得更加直接。
“你想让我怎么做?”
这是在问他,希望她在最高层的会议上,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是支持,是反对,还是中立。
这个问题,分量极重。
刘清明沉默了片刻。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似乎是在整理思绪。
然后,他抬起头,迎着吴新蕊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道:
“妈,我作为报告的撰写者,我的责任,是基于我的判断,把我所能预见到的所有情况和可能性,都分析清楚,提供思路和方案。”
“至于最终如何决策,要由您和各位领导来做。”
“您站的位置比我高,看到的全局比我更完整。这个决定,只能由你们来下。”
这不是推卸责任,而是一种分工明确的表现。
参谋部就是参谋部,决心只能由上级来下。
他守住了自己作为智囊和参谋的本分,没有丝毫逾越。
吴新蕊定定地看了他几秒钟,脸上渐渐露出一丝笑意。
“你呀,真是到哪里,都能影响决策。”
这话听着像感慨,实则是一种极高的赞誉。
刘清明谦虚地笑了笑:“这是我的责任。您以前就教过我,我们这个平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上级提供决策思路。”
“我现在还是这么说。”吴新蕊点了点头,“你在这个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你的作用。但同样的,也会充满了风险。”
“比如这一次,你的方案一旦被采纳,如果最终效果是好的,那是大功一件。可如果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和经济损失,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反之,如果你的方案被否定,万一将来真的出现了你所预言的最坏情况,那些当初否定方案的人,又该如何自处?”
“所以,不管是接受,还是否定,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你明白这其中的分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