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怔:“你是说,它还能打?”
“当然了,库里还有十多个基数的炮弹,每年全县演习的时候,都会拉出来轰几发,保养得可好呢。”
刘清明无语,前世禁枪那么严格的国家,连汽枪枪口动能超过一定数量都要入刑的国家。
堂而皇之地将这么个大杀器,就这么摆在院子里。
以至于,当他进入库里,隔着栅栏,看到里面摆得整整齐齐的轻重机枪。
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登记手续十分严格,刘清明要填写用途,使用时间。
方明辉还特意叮嘱他:“打完了,弹壳捡回来,要对数的。”
他领到的是一支保养得不错的56半,以及满满一夹子弹。
一共十颗。
更让他惊喜的是,折叠于枪管下的三棱刺。
这可是真正的原装货。
除了枪弹,刘清明还领到了一根武装带,用于携带装备。
他将带子系好,把子弹夹收入小包中,背上56半,走出军械库的大门。
方明辉跟在后面不住地叮嘱,等到刘清明骑上自行车离开,他马上打了个电话。
“赵书记,刚从我这里离开,没有,就领了一支枪,应该去山里了,明白,我马上处理。”
***
东山村村委会,老支书甘新华已经70多岁了,身体依然很健朗。
山里气温低,堂屋升着一个火盆,枯枝在火苗的灼烧下,发出“噼啪”的声响。
“老叔,这都好几天了,也没个信,这个刘乡长是不是又在耍我们?”
甘宗亮黝黑的脸庞,在火光的照耀下,显得红彤彤的。
村长甘如柏往火盆里添了几根木柴,接口道:“不好讲,乡里的人,说话不算数,又不是一回两回了。”
甘新华抽着大烟杆,半晌才开腔:“这个刘乡长,我打听过,确实不一般,他来了咱们云岭乡,见天地往村子跑,20多天跑了七八个村子,也不要杀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