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蕊静静听着,脸色愈发阴沉:“这些我何尝不知。但现在是什么时候?上面对台招商引资是什么态度?就是要给优惠,要给政策,因为他们是‘同胞’!”
她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这些台商也精明得很,他们知道,云州不答应,去别的省市,照样能拿到差不多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个政治任务。”
“而且,”吴新蕊揉了揉眉心,“这个项目对我个人而言,也很重要。”
刘清明了然。吴新蕊正处于仕途上升的关键期,一个大型外资项目,无疑能为她的履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既然如此,书记何不直接答应下来?”刘清明反问。
吴新蕊横了他一眼:“答应?万一他们拿了钱,拿了地,厂子建不起来,或者干脆卷款跑路,那是什么后果!弄巧成拙,我个人影响是小,国家损失找谁来赔?”
这种事情,过去二十年屡见不鲜。虽然对台办那边确认了鸿飞公司在当地确实存在,但谁敢保证他们不会故技重施?
刘清明却清楚,这家鸿飞公司,在前世还真就靠着类似的手段,在大陆逐渐发展壮大,日后也算小有名气。
他们不过是那个时代无数来大陆“淘金”的台商中的一个缩影,吃相难看,但确实抓住了时代的红利。
“吴书记,我觉得,今天不妨先晾他们一下,挫挫他们的锐气。”刘清明提出建议,“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那么有恃无恐。”
吴新蕊眉头微蹙:“如果他们真走了呢?”
招商引资的机会,错过了可就没了。
呆资是当外资看的,一块钱顶内部投资十块。
五千万可以当成五亿用。
否则,吴新蕊才不会忍他们呢。
刘清明微微一笑:“他们就算要走,也不会是今天。”
吴新蕊不解地看着他。
“因为没车了啊。”
刘清明的解释让吴新蕊一愣、
随即反应过来,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你这个小机灵鬼。”
刘清明见她心情略有好转,继续:“吴书记,为了保障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