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东山,长安城十二门进进出出,一片忙碌景象。
往年霜降一过,田野净光,关中百姓就进入了漫长的窝冬期,早晨开城,除了商旅以外,农人几乎无人出进。
目下却不一样,早城未开,就有大批的人牵牛执耒成群结队地在城门内外等候出城、进城。
“老伯,你提着陶罐竹篮,是进城买粗盐、盐布的吧?”
“是哩,听人说再不买就买不到了。”
“盐那东西,咋能买不到?”
“贵到买不起,不就买不到了?”
“老伯,你别被人忽悠了,额可听说,盐便宜了哩。”
“好后生,哪的盐便宜了?昨个儿额那小子就买了些盐布,就花了几十个钱,盐不贵,盐布咋会贵。”
“东郭盐坊,老伯知道不?”
“那可是长安最大的盐坊,也是最好的盐坊,咋?那的盐便宜?”
“便宜哩,一石盐一百钱。”
“后生蒙谁咧,这价连盐布都买不到。”
“老伯,谁蒙你咧,东郭盐坊就在那,你不信进了城就去看。”
“不信。”
“你……”
“和乡党争个甚,他愿意吃盐布就让他去吃盐布,咱们吃精盐,上君当国,吃不完的便宜盐。”
等着城门开也是等着,看热闹是人的天性,你来我往的争执,早就让周围的人竖起了耳朵听。
盐价上涨,不少人都知道,当听到一石盐一百钱时,人们根本没放在心上,只以为后生被忽悠了,但当明显是老模样的乡党喝止争吵时,不相信盐价贱了的人心,忽然有了动摇。
有聪明的人抱着陶壶往陶碗里噜噜倒满了,捧了过来,“乡党,喝点茶。”
那人像是渴极了,没有客气接过陶碗,一口气咕咚咚饮尽了,或许是喝的急了,一个水嗝上来,周边的人顿觉一股浓浓的土腥味夹着干树叶的味扑鼻而来。
“乡党,盐价真是贱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