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郡的豪强,是二。
逐利的商人,是三。
这群人通过大汉管制的盐、铁等物,交换匈奴牛、羊、马等物,从中牟取暴利。
马邑是汉匈交界之地,平时就有关市交易,其地豪强与匈奴之间,甚而是与匈奴单于之间,有着密切的大宗贸易往来。
无数次的合作,让聂翁壹在匈奴单于那是值得信任的人。
在大汉朝,县令、县丞都由朝廷直接任命,由外地人担任,特别是县令,在任上多要借助地方豪强势力实施治理,故常有意建立交情,聂翁壹完全有可能接近和杀掉县令、县丞,这种方式和秦末项梁、项羽叔侄杀死信任他们的会稽郡守如出一辙。
所以,在匈奴单于眼里,聂翁壹是有能力献城匈奴的,于是,单于尽起大军,往马邑而来。
最后,便是大汉的圈套,计中计,马邑的地理环境很特殊,南、西、北三面被黑驼山、句注山、神头山、契吴山紧紧围绕,东南面又有一条桑乾河,提前埋伏大军,只等匈奴入城,就能迅速形成包围之势,瓮中捉鳖。
全歼单于本部大军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是以,陛下心动了。
不惜御驾亲征,携军三十万,誓要洗刷大汉过去几十年的耻辱。
但这么一个机密度极高的帝国战略计划,却被一个边防尉史知道了,而且还在如此重要的时间点出现在前线哨所,让大汉三十万大军的所有准备直接打了水漂。
汉计不成,乃天命也。
之后大汉、匈奴就彻底撕破了脸,开启了长达十数年的大战。
可透过这场未成功的诱敌歼灭战,反应了很多东西。
为了汉家一县之地的人口、财物,匈奴单于能以身犯险率十万精骑南下,这不仅是为了劫掠的快乐,也证明了大汉对匈奴的经济封锁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事实上,从开始修建长城,农耕之族对游牧之族的经济封锁就已经开始,别小看那低矮的长城,连人都挡不住,但能挡住马!
面对长城时,匈奴大军要么放弃战马,成为步兵,要么破坏长城,再大军推进。
前者放弃优势来中原步战,那是自寻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