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可称为南辕北辙。
“三指厚的肥膘,一口下去满嘴都是油,炖的油乎乎的老母鸡再加一把蘑菇,谁见了都走不动道。”
咀嚼着杂合面饼,吕三思绘声绘色讲述着他心中的美食,那是1933年热河战役失败后,吕三思当时是东北军,在决定北上入关加入抗联后,他的长官也是同为老乡的营长,为他们送行,那是吕三思吃过的最好一顿。
所以,吕三思对于美食的定义,油水极厚,大肥膘、满嘴流油、能吃到走不动道。
而陆北则向他说起现代人的食谱,听见陆北说自己有段时间吃的太油腻,对身体不健康,从而进医院之后,吕三思便彻底沉默。
他手中的杂合面饼紧紧握着,没有继续送往口中,而陆北第一时间并没有观察到不对劲,直到他绘声绘色描述各种美食,说的口干舌燥之后,这才发现吕三思神情落寞,搭耸着头一言不发。
“怎么了?”陆北碰了碰他的肩膀。
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吕三思回道:“真好,能吃那么多好吃的,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地上跑的。
很不错,真好,挺不错的······”
“我说错话了?”
“没有。”
陆北挠挠头,一不小心碰到后脑勺的瘀伤处,疼的直呲牙。
半晌。
吕三思抬起头,目光坚定。
“像你这样读过书、衣食无忧、物质条件极好的年轻人都愿意北上参加抗日,证明咱们国人是团结一心,抗日一定会成功的!
这是可以预见的,咱们一定会把小日本赶出去,只要大家团结一心!”
紧接着,吕三思便开始长篇大论起来,虽然文化有限,但吕三思谈论的都是些让陆北惊诧的东西,例如政治经济学常识、中国近代史,讲述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帝国主义,中国为什么会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一连几日,吕三思都在勤勤恳恳对陆北进行思想改造,他甚至完整阐述抗联战士的历史责任,即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的人格化特征,是一个民族所坚持的信仰追求、文明准则、价值尺度等高尚的道德和优秀的品质。
他认为陆北这位来自南方的年轻人能够北上参加抗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组织所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更加坚定抗日必胜的信心。
“小陆,你跟我说说,现在中央怎么样了,关内的民众抗日情绪如何,东北军现在怎么样?”
陆北叹了一口气,面对求知若渴的吕三思,他不得不继续向他诉说所知道的事情,对此吕三思听的极为受用。
“组织上关于抗日是已经明确了的,关内的民众抗日情绪高涨,至于东北军······”
“怎么了?”
“他们脑浆子都快被咱们打出来,他们也不想自己人打自己人,想着打回东北,可是你知道的,蒋光头根本不允许。”
吕三思闻言,急切的想要知晓更多情况。
‘吱呀~~~’
羁押室的厚重木门被推开,张贤带着几个矿警来到监牢打开牢门,寒暄几声,吕三思对他的厌恶写在脸上,陆北已经彻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