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因为围困他们的日伪军还有数万。
肩膀被人拍了拍,张光迪递给陆北一支烟,抽了两口的。
也不嫌弃,陆北接过继续抽。
“这仗打的不错。”
“打的越狠,日军对我们的讨伐也越狠,这是相对的。”
张光迪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很显然他处于前沿指挥作战,不然绝不会如此灰头土脸。
队伍过桥,挺起胸膛列队过桥,过了桥就是莫力达瓦,是一处较为安全的地带。所有人都盼望着能够回去,在桥头的另一边,当地救国会组织的担架队正在转运伤员,得知五支队杀了一圈回来,逢人便打探自家孩子的消息。
几家欢喜,也几家哀愁。
战争是会死人的,只不过牺牲的新兵占据大多数,所以明天、后天,或者接下来几天都能看见家家尽素缟。
从桥上挤过一群人,老赵在他亲自组建的手枪队护卫下而来,在火光映照之下,他看见一群并不认识的家伙,那群家伙畏畏缩缩,虽然拿着武器但毫无杀气。
“你们是谁?”
楼光抬起仅有的一只手敬礼:“你好,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
“打过来了?”老赵欣喜若狂。
摸了摸鼻子,楼光很尴尬。
路过的五支队战士笑着调侃:“不是打过来的,是被俘虏过来的,劳工营里的。”
“就是这样。”
事宜愿为,老赵以为是八路军打过来了,但并不是。准备打过来的那茬是闻云峰,他们在冀东败的一塌糊涂,也是坐火车被俘虏过来的。
“欢迎来到东北,欢迎来到抗联。”
“是!”
楼光他们在过河后,武器装备立刻就被曹大荣命人收缴,不管是八路军出身的还是劳工出身,一个人都不许携带武器。前车之鉴,毕竟那些劳工干出拿着武器抢老百姓东西的事情,枪毙了几个,但曹大荣可不会放下戒心。
面对调转回头的枪口,楼光很无奈的放下武器,不少八路军战士很生气,认为没有得到应该的礼遇,颇有一种卸磨杀驴。
看向那个桥头上拍手欢迎五支队战士凯旋的老赵,楼光很好奇,得知那个身材并不高大的家伙是东北抗联中南杨北赵之一,遂命令他们的人放下武器,这算是名声在外的好处。
也只对这些外来户好用,若是让其他抗联部队放下武器,他们保准认为你准备缴械投降日寇,然后毫无心理负担的来上几枪,让你死的不明不白。
张光迪告诉陆北,说冯中云委员带着九支队来到莫力达瓦,一半是增援,一半是护送老弱妇孺和军属、烈属们去额尔古纳河地区。趁着进山的路还在抗联手中,将暴露的军属、烈属们送走,算是抗联最后的仁至义尽。
日寇的癫狂早已突破人类的底线,只要一个村里发现有参加抗联的,整个村子都会被杀光,冯中云他们这段时间奔波各地,寻找能够联系到的军属、烈属们,将他们带走。
一开始想在莫力达瓦,后来总指挥部认为莫力达瓦随时都有可能失陷,便否决这个提议,让他们在莫力达瓦进行补给,抓紧时间前往额尔古纳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