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抵达,需面见各支队干部。
不用多想就知道是冯中云委员到了。
呼呼大睡的几人起身,陆北穿上臭烘烘的铁钉军靴嘟囔道:“天老爷来啦,接驾。”
“接驾接驾!”
乱哄哄一群,口里喊着‘接驾’。
门外,杵着的冯中云委员很尴尬,双方碰头撞上。
冯中云摆摆手:“我不是天老爷、皇帝老子,用不着诸位将军大人接驾。”
众人哄笑,也一笑了之。
落座,陆北给冯中云委员倒水,后者急忙接过:“使不得使不得,怎敢劳烦陆副指挥亲自给我斟茶倒水。”
“故意的吧?”
大笑,冯中云说:“你们在这里打的很好,我在德都都听说了,你们在这里打的越好,其他兄弟部队的压力就越小。这次来就是路过,顺带来吃大户。”
“我这里可没有大户给你吃,要吃找李总指挥去,别找我。”陆北说。
“挨个来,都得吃上一遍。”
九支队是受总指挥部命令特意前来支援,仗没赶上,倒赶上分赃了。说是吃大户,还真是来吃大户的,冯中云委员没开玩笑,九支队仅有百多人名在册的战士,但是随行的烈属、军属就有六百多人,浩浩荡荡跟逃荒似的,事实上他们一路也是逃荒来的。
冯中云说上级让他们前来支援,那是嘴上说的好听,实际上是因为德都地区驻扎有一个师团的日军,实在是待不下去才转移。
问及一、五支队情况,得知均伤亡惨重,冯中云很是悲伤。
这个夏天注定不会太平,时时作战是必须的。
陪同冯中云委员视察各部队,又去医院探望伤员,这让战士们极为高兴。比起远在天边的总指挥部诸多首长,大多数战士还是喜爱愿意随他们一起战斗的首长,先入为主观念。
随后,众人又开了战后总结会,深入浅出的讨论这次战斗的得失。
首先是张光迪:“咱们这次战斗,炮兵是出大力的,没炮咱们打不了那么好,日伪军的防御工事对付对付步枪掷弹筒什么的还行,遇见大炮就是自掘坟墓。
还是得有炮,有炮跟没炮是两种不同的结果。”
老赵说:“现代军事上炮兵是第一位的,炮兵的优劣反应着整个军队的优劣,如果可以的话还是要加强炮兵建设工作。”
“没炮弹了哦!”张霄嚷嚷着:“七十七毫米野炮炮弹没了,三十七毫米速射炮炮弹也不多,迫击炮炮弹倒是管够。”
哼哼一声,陆北说:“这得找日本天皇要去,七十七毫米口径,谁家好人能有这样的口径。”
那意思很明白,打光了就没了,甭想有补充。指望苏军援助还不如指望日本人能够送点,苏军顶天是给点小口径迫击炮,像那样的野炮重炮,他们脑子进水也不会允许援助的。
张霄说:“七十七毫米炮弹没有,但是三十七毫米速射炮炮弹有。我跟你们说,别说是我说的,临走时我瞧见乌兰山密营基地有速射炮炮弹,不过这得找远东军要。
他们派了一个官专门负责清点援助这些武器弹药,我来的时候正在总指挥部内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