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优于自制的木筏。
跟当地的渔民购买渔船,得知船去打日本人,西山屯的群众很是热情。之前日伪军撤离莫力达瓦的时候,为了防止抗联能够从容渡河,将船只宣布收缴焚烧。
晨光微熹,江面泛着雾气。
陆北随着当地几名群众来到嫩江边上,辽阔的嫩江水一如既往。
本以为没有渔船,但是西山屯的老百姓跑到一处浅水湾,将埋藏在淤泥中的木船起出来。陆北要给他们钱,老百姓均不受。
一名上了年纪的达斡尔老人说:“这船本来就没打算用,留着也没用,既然抗联要船去打日本人,那就拿去。不要提钱的事情,抗联为了抗日连命都不要,我老家伙要一艘破船干什么。
我孙子也在抗联,在五支队当兵。”
经过义尔格翻译之后,陆北问他孙子叫什么名字,在哪个连队。
老头闷闷不乐摆摆手,这不用翻译了,陆北知道他孙子牺牲,连遗体都没有带回来。抗联只给他们家一张轻飘飘的阵亡通知书,一开始阵亡通知书是手写的,后来太多了,吕三思就用印刷版印刷。
陆北也不知道在多少张阵亡通知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但他知道,如果有幸,终此一生大概都不会离开东北。吃的惯高粱米,南方的大米怕是不太习惯了。
告诉老人,自己就是五支队的支队长,老者诧异的看了一眼,和几人走去浅弯处,用铲子挖掘淤泥,将一艘一艘埋藏在河水淤泥中的木船起出来。
脱光衣服,陆北跳入江水中,一个劲的往河流中游去。
缺乏测量水流的器具,陆北仗着水性极佳便用身体来测量。
晌午时分,老赵带人过来。
命人砍伐树木,将树木丢入河水中观测轨迹,一路而下寻找什么地方有暗流漩涡,在河流水道中标注出来。这很疯狂,他甚至是擦着河边追寻的,河流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日军的水上巡逻艇。
在抵达嫩江桥的时候,老赵是几乎暴露在日军射击范围之内的,很疯狂的行为。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们叫尽人事、听天命。
······
入夜时分。
祁致中带来炸药和雷管,还带来几个老师傅。张光迪从一支队内挑选出十余名战士,均是团党组织人员,敢死队的队长是那个三营长,本来张光迪要亲自上的,但三营长拒绝。
夜色朦胧中,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时不时溅起一阵涟漪,河中的鱼儿跃起水面。
老赵一遍又一遍的叮嘱敢死队队长,从这里到嫩江桥水面长度五公里左右,何处有暗流漩涡,让他注意时间。日军水上巡逻队两个小时巡逻一次,他要在两个小时之内将木船送到指定的桥墩并且固定住。
雷管燃烧速度长度约三分钟,在三分钟内务必要离开附近水域,向下一直游,下游沙地芦苇荡甚多,会派遣接应人员保障他们能够撤回来。
一行人将制作好的炸药放入木船中,叮嘱战士们该如何点燃雷管,这是手动激发,只需拔掉雷管引线便能炸响。
‘嗒嗒嗒~~~’
在平静的河面上,一艘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