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新生里有个大作家(2 / 3)

sp; 刘振云本来是靠在铁架子上跟大家聊天,赶紧直起身子点了点头。

    “你们这个宿舍了不起啊,不是全省文科第一,就是地区文科第一。尤其是刘一民同学,咱们中文系是燕大招生分数最高的专业,刘一民的分数在咱们系是最高的。据我所知,咱们校也没听说有比刘一民同学高的。

    不知道你们熟悉了没有,刘一民同学不仅仅考的好,写作水平也好。他是《驴得水》和《高考1977》的作者。李学勤你别瞪眼,你手里不正拿着这期的《人民文艺》吗?”

    中文系的老师从李学勤的手里面拿过这期的《人民文艺》,并将他翻到《高考1977》这一页,指着上面的“刘一民”三个字让大家都瞅了瞅。

    “咱们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培养文学评论家,因为真正的作家是没有办法培养的。但对于一名作家来说,上北大中文系对于他文学水平的提高将是十分重要的。你们几个要多向刘一民同学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咱们燕大的吴组缃教授、朱光遣教授、杨诲教授等等,随便推出来一位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希望你们在燕大有所成长。”

    中文系的老师将杂志递还给李学勤的手里面,关心地问陈大志能不能修好,不能的话只能明天找校工了。陈大志擦了擦汗,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能够修好。

    中文系的老师满意地离开了,等走后宿舍开始沸腾了起来。原来宿舍上铺这位刘一民就是杂志上的这位刘一民。

    他们作为文学青年,杂志上但凡出现一名有名气的作家,他们都要仔细地研读一下作品。

    刘一民的连着两期都出现在《人民文艺》上,《诗刊》更是一期刊登了两首诗歌,他们研读的更为深入。

    刘振云看着刘一民,暗道难怪这小子那么有钱,原来都是挣的稿费,心里面想写小说的念头达到了顶峰。刘振云虽然是知名作家,但在中文系的时候还是处于发育阶段,直到1987年开始发育完成。

    他在《人民文艺》上接连发表几篇小说引起强烈的反响,这才让大家知道原来中国文坛还有个刘振云。

    李学勤拿着杂志,凑到刘一民旁边,笑着问道:“一民,我一直有个问题很好奇,为什么在《高考1977》里面,潘志友不通过考大学回城?如果是我,肯定选择考上大学。”

    “因为通过潘志友在农场的表现可以看出,这个人具有很复杂的性格。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很理性,他有时候明白问题所在,但他依然选择忠诚的接受上级的指挥,带着大家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除此之外他能在职责范围内照顾农场的知青

最新小说: 我们[暗恋] 体育及其生存 八零重生:我养废了白眼狼们 出口成真!对照综艺女配发疯爆红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不撩禁欲哥哥后,她被疯吻囚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