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民文艺》的稿子,不少老编辑觉得容易被人觉得从复刊开始,气势上就落了《人民文艺》一筹。
但最后编辑部经过讨论,还是顶着反对的意见刊登了出来。
巴金和曹禹是好朋友,所以样刊出来后,还没发售就立马送来了一本。父亲是好朋友,连带着万方和李晓林也成了好朋友。
“晓林给我说,我父亲是你的老师,我是你的师姐,那她也是你的师姐,让你投稿的时候想着你这位远在沪市的师姐,要不然她下次来燕京,可饶不了你!”万方调侃道。
刘一民装作头疼地说道:“师姐,手头没稿子,要是有稿子,肯定得投给咱们自家人!”
崔道逸要是在此,肯定少不得来一句,师姐是自家人?师兄就不是了?
“《狼烟北平》呢!”万方笑道。
她早从曹禹的嘴里面听说了这部,曹禹私下里说《茶馆》和《狼烟北平》都是写老北平的,《茶馆》是坐在茶馆里结识三教九流看北平,《狼烟北平》则是靠着人力车夫的两条腿跟三教九流打交道,跑着看北平。
“这一篇稿子《人民文艺》已经约了!”刘一民为难地说道。
“不逗你了,既然已经被约了,那你就不能失约。晓林的意思是等《驴得水》的剧本改好了,到时候发在《收获》上面,《收获》不仅发表,也发表剧本。老舍先生的《茶馆》就是发表在了《收获》上面!”
刘一民诧异地问道:“我这剧本能发表在《收获》上的同时,再给人艺吗?”
“怎么不能?稿费照付!”
刘一民见惯了稿费,也不嘴角上扬,差点压不住,这是三赢啊!
“那到时候,一定得给晓林师姐寄过去!”
万方看了一眼刘一民,调侃道:“想笑就笑吧,这里又没外人,憋着不难受啊!”
“哈哈哈,师姐,这要不到时候人艺我就不要稿费了!”
“人艺家大业大,缺你那点稿费?好好改,听说你被我父亲天天关在人艺的三楼写作,也挺辛苦的吧!”
“没有,我习惯了晚上十二点睡!”
万方听完眉头一皱,她还没说话,师娘的声音就从厨房传了过来:“你年纪轻轻的,十二点睡觉怎么成?可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