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禹办公室内,刘一民坐在沙发旁,曹禹告诉他。沪市和浙省的两家话剧院,也想演出《驴得水》。
移植剧目在话剧和戏剧界都是共识,不同的剧团创作能力不一样,如果只演出本话剧院的剧本的话,早就因为无本可演饿死了。
“这是不是需要咱们人艺的同意?”刘一民问道。
曹禹笑着看向刘一民,咱们人艺,好啊,说的不错!
“一般来说不需要,只不过他们需要咱们的排练经验和心得。如果他们自己从头开始排练的话,肯定是难上许多。当然,帮助这些话剧团,是人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已经让老蓝把排练定版的剧本给整理出来,到时候寄给这几个话剧团。”
曹禹说完,递给了刘一民两个信封,这是两个话剧团转寄过来的剧本费用。人艺收了一部分,给刘一民一部分。
他们公开演出的剧团,必然是要掏这个钱的。
像是一些不需要公开演出的内部剧团或者是各地的爱好者话剧团肯定不会主动付这笔钱,比如燕大现在的话剧社,也在排练《驴得水》,还请刘一民过去指导了几次。
指导费用是一根冰棍加两杯不泡茶叶的白开水。
这不加茶叶的白开水嘛,刘一民是不在意的。
不过这个钱,跟人艺的给的剧本费用,比起来就更少了。
“最近课程怎么样?”曹禹关心地问道。
“马上就要考试完了,压力还是有,但是不大!”
“我听说燕大对你的及格分数提高了要求,你没问题吧?”
面对曹禹的关心,刘一民保证道:“老师,当然没问题!”
“那等你考试完,暑假再搬到人艺!”
刘一民:这个老师好像也没有那么的关心我。
这个暑假,刘一民的目标就是将《庐山恋》的剧本给改出来,曹禹的意思,肯定是在谈《狼烟北平》的剧本改编问题。
“老师,我努努力,看来只能苦一苦学生我了。”他努力写一写,暑假将两本都给改出来。
“哈哈哈,年轻人苦一苦没什么,在人艺改剧本多好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