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燕京再待一天,后天我就回去了,等有机会再来燕京找你。这改稿的事情苦是苦,但是临走的时候,还是想下一次,改稿就意味着要发表,你不改稿,你不知道我们这些人接到杂志社通知改稿的心情。”
陆遥这话说的,好像刘一民跟他们不是一个阶级似的。
聊到了七点多,两个人才从饭店里面走了出来,挥手告别后,刘一民转身回到人艺。
碰见朱霖正站在人艺门口张望,刘一民问道:“你在看什么?”
“没看什么?一民,你刚才跟谁一块吃饭?”朱霖转身跟在刘一民身后,笑着问道。
“一个来燕京改稿子的作家,你刚才看到了?怎么不喊下我,咱们一块去吃饭!”
“你们在一起谈论文学创作,我坐在旁边岂不是尴尬!”朱霖说完摆了摆手,走到后台准备演出去了。
刘一民回到房间里面躺了一会儿后,开始想评论标题《要有一颗热情的心——致陆遥同志》。从作品的背景和异于常人的角度进行分析。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培养文学评论家,所以刘一民写评论是专业的。三个小时,一口气写了两千多字的书评,
自己看了一遍后,修修改改,直到凌晨才将评论给写完,最终定格在两千五百字。
8月31号,《驴得水》剧本研讨会在文联会议室召开。戏剧家协会作为文联的下属单位,办公地点是在一起。
现在文联的办公地点是在沙滩北街,本来文联是有大楼的,就在人艺附近的王府井,可惜十年间,文联解散。自己建造的文联大楼给了商务印书馆使用,十年结束了,大楼没要回来。
只能挤到沙滩北街的木板房。
刘一民跟在曹禹身后走进会场,里面扯着横幅,坐着大概十几个人的样子。除了戏剧家协会的领导外,其余都是一些话剧团的负责人还有中戏的教授。
曹禹主持这次的会议,直接将研讨会的规格给提了起来。
不少话剧团的团长起身跟刘一民打招呼:“刘一民同志,听说《狼烟北平》的剧本已经在排练了,希望我们话剧团也能够参与一下。”
“人艺的同志们正在加班加点的排练,各位在燕京,如果时间来得及,可以去看一看!”刘一民笑着说道。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