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肉味挂在齿间,又不觉得腻,剁碎夹着烧饼吃的话,口感更好。
“师姐,你这做酱牛肉的手法比复顺斋都好吃,你要是卖酱牛肉,整个燕京卖酱牛肉的都得关门。”
刘一民竖起拇指夸奖道。
万方十分受用,开心地眯起了眼睛,给刘一民的碗里面夹了一大块:“好吃多吃点!”
“别人上学吃不饱,我上个学要吃胖不少。”现在刘一民以前脸上的蜡黄等营养不良的肤色象征全都消失不见。
脸圆润了不少,但整个身材仍然不是很胖。皮肤倒是没有白,还是正儿八经的正黄旗。
“放心吃,没啥事儿!”曹禹说道,嘴里说的是吃,指的则是稿子。
翌日,刘一民见到了《燕京文艺》的周燕如和《十月》的张守任,刘一民看着两人,纳闷这两人怎么走到一起了。
《十月》的张守任刘一民见过,《十月》杂志的创始人,文代会的时候找刘一民约过稿子,只不过被他以手头没有稿子给拒绝了。
《十月》这杂志的名字代表着十月发生的几件大事,他们索性直接以此命名。
“两位今天怎么一起来了?”
“谁跟他(她)一起来的?”
“那这是?”
张守任撅着胡子说道:“门口碰见的。”
周燕如哈哈大笑:“想到一块去了,我们两个今天来都是为了你的散文而来,《人民文艺》不发,我们《燕京文艺》发。”
原来是为这个而来,讨论的人多,《十月》和《燕京文艺》听到了消息也正常。
张守任眯起了眼睛,瞥了一眼周燕如,说的挺好听。我们两个一起来,说到发表,就是《燕京文艺》愿意发了,丝毫不提《十月》的事情。
想到这里,张守任就开始头疼起来。刘一民跟《人民文艺》和《收获》都有香火情,《燕京文艺》召开了一次研讨会,也扯上了关系。
要是在他们两家里面选,大概率是《燕京文艺》,唉,要是早点知道就好了!
“《人民文艺》代表着作协,他们有顾虑正常。我们《燕京文艺》对于这些有争议的稿子愿发敢发,去年三月份方之的《内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