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送走三人,刘一民将《追风筝的人》直接寄给了李晓林。
暑假前的最后几天,燕大中文系的考试几近结束。宿舍里,几个人都在讨论着自己的暑假安排,刘振云三个人雄赳赳气昂昂的下定决心,准备开学前一定要写好一个短篇发表。
刘一民拿着手上的成绩单说道:“今年咱们宿舍四个人的成绩都很稳定嘛!”
“是稳定,你还是稳定的第一!”刘振云笑着说道。
李学勤也说道:“一民,你的理论课成绩最好,我们的理论课成绩都不如你。”
刘一民乐呵呵地将成绩单收起来:“没办法,谁让教授们出的题偏偏都出到我的知识点上!”
本来刘一民准备一放假就出发去川省,《诗刊》的邹获凡拦住了他,邀请他参加《诗刊》的《青春诗会》,第一届《青春诗会》举办的消息一经见报,就立马引起了诗坛的轰动。
所有诗人和读者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诗刊》编辑部。主编严辰更是重视有加,准备带着这一届的《诗刊》编辑部,大干一场。
“老邹,我暑假还有事,真没办法参加你们的《青春诗会》,如果没事的话,我绝对参加。”刘一民看着热情的邹获凡,立马解释道。
“哎呀,你不来算怎么回事?《青春诗会》来的都是在目前诗坛很有代表的青年诗人,你作为青年作家代表和中青年诗歌奖的获得者都不参加,这届《青春诗会》就举办的没分量。”
邹获凡拉着刘一民,不依不饶地说道。
刘一民向他解释几句,解释清楚后,邹获凡才松开刘一民的手,只不过仍说道:“那你就借给我们几天时间,我们准备去一趟北戴河,怎么样,去一趟回来就放了你的壮丁。”
刘一民点头,只要不让他参加所谓的“诗歌创作者学习班”就行,累了这么久,也应该去放松一下。
北戴河,他还没去过呢!
“你答应就好,你也不要怨我抓你的丁,实在是没办法。现在大家都看着呢,要是第一届《青春诗会》就搞得虎头蛇尾,那以后还怎么开,让同行笑话。”邹获凡将自己的苦心全部都给道了出来。
刘一民握住邹获凡的手:“老邹,咱们的关系在这儿,你的苦心我都懂。”
一句简简单单安慰的话,让邹获凡的心顿时热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