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174章 《诗刊》的北戴河之约

第174章 《诗刊》的北戴河之约(4 / 6)

十六七人,有外地的也有燕京的,舒亭、顾城两人也处在其中。

    邹获凡讲话结束,顾城从自己的挎包里面拿出一个苹果递给刘一民,又递给了其余几个人。

    看着顾城,刘一民道了一声“谢谢”,怎么也没办法将自己面前的这个说话脸红的年轻人跟以后的那个因为三人世界的梦想破灭后就残忍杀妻的冷血诗人联系到一起。

    顾城和舒亭、江和几个人都跟《今天》有联系,所以她们在这群人中关系是最密切的。

    外地来的诗人有的在来之前,还收到了上级指示,明确指示他们来到燕京之后,不准跟地下刊物有联系。

    但明面上看,还是一片和谐。

    今天,男的都穿着短袖衬衣加长裤,女同志有的是衬衣加裙子,有的则也是长裤。

    过了一会儿,艾清等几名老诗人过来了,艾清笑着握住刘一民的手说道:“我就说嘛,《诗刊》不邀请你过来算是怎么一回事儿。我听说你要去四川了,你可得好好的看一看都江堰。”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当然想去看看。去看看我们先人的智慧,看看什么样的乳汁能够滋润数万万川省人民。”刘一民笑着说道。

    开了一阵玩笑之后,一行人开始在《诗刊》编辑部的指挥之下登上公交车前往北戴河。

    北戴河,这条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不断出现的河流,见证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大事。

    加上伟人在北戴河游泳,又提笔写下《北戴河.浪淘沙》,更为这条河增加了不少魅力色彩。

    坐上公交车来到火车站,坐上火车折腾了一阵,下了火车再坐公交车,如此几次,才终于到了北戴河。

    刘一民一路上都坐在艾清旁边跟艾清聊天,让许多诗会的年轻诗人找不到机会跟刘一民说话。

    艾清兴致高昂地跟刘一民讲起川省的风土人情:“少不入蜀,老不出川,一民,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刘一民笑着跟他讲了讲,艾清一怔:“你做了不少的功课嘛!川省这个地方呀,物阜民丰,又蜀道自古格局了内外,所以这里的人.”

    “要不咱两个一块去川省?”

    艾清颇为意动,不过还是说道:“你别想抓我这个老头子的壮丁,你到了川省肯定也闲不下来,早就有人给我写信了,就等着你往川

最新小说: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赶海:开局觉醒渔具宝库,海洋变我渔场 重生都市之修真弃少 重生蚊子,肆虐小日子! 重生2001:高贵岳母做我秘书 首富大小姐是农村来的 重生八零:一脚踹飞恶婆婆 都市帝王轩 我真的只是来打酱油的 玄学大佬三岁半,顶流渣爹靠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