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廉提出了几点意见,就是拍摄的思路和手法问题:“我到人艺看了话剧,又看了剧本。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不能把《狼烟北平》拍成苦情戏。
以文三儿为代表的黄包车车夫,苦吗?肯定苦,但是这是我们的视角。他们呢,也苦,但是忙于生计的时候,他们已经忘了苦了,他们只有生存,不停地拉车,哪有功夫停下来说一声苦呢!”
刘佩然赞同地点了点头,将目光看向刘一民,刘一民笑道:“跟我一个想法,要真是拍成了苦情戏,那还不如不拍!”
卫廉得到刘一民的赞同,顿时眼底的笑意更浓了,领会编剧的剧本意图,对导演来说是很重要的。
卫廉是想拿到导演权的,再过三年,他可就四十了,还没导演过呢。
不过心里面也知道自己拿不到导演权,但如果能朝着导演的位置移动那么一点点,自己也心满意足了,比如副导演。
在《徐茂和他的女儿里》当了个助理导演,戏还没结束,导演就不用自己助理了,让他回到了厂子里面。
刘佩然见大家对剧本没什么意见,说了一声散会。
因为是电视剧剧本,比电影剧本长多了,八一电影厂也没有按照最高的故事片剧本费用标准给价,给了刘一民三千块钱的剧本费用。
正在下楼的时候,一道身影从他身边走过,刘一民一看这体型,再认真地打量了一下。
对方像是似有所感,冲着刘一民说了一句:“你瞅啥?”
刘佩然从楼梯的扶手处往下望,对着男人说道:“这是刘一民同志,瞅你咋滴?”
“刘一民同志?”男人转过身看向刘一民,笑眯眯地说道:“哎呀,尽管瞅,您瞅瞅我演谁合适?”
刘一民暗道,演站长合适!
这演员正是冯恩和老爷子,著名的“玉座金佛理论”创始人和“斯蒂庞克”牌汽车的拥有者。
冯恩和此时风华正茂,三十多岁,脸上棱角分明,粗眉大眼,说起话来铿锵有力。
“一民,你觉得小冯演谁比较合适?”
冯恩和东北人自来熟,笑着说道:“我觉得我演地下党正合适,您瞧瞧我这一张脸,要是演反动派,那不就耽搁了吗?”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