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魏巍将话筒移到了刘一民面前,他拍了拍话筒,笑着说道:“同志们好,下午大家都很困,我尽量讲的有趣一点。”
刘一民先讲了几件事情,给大家提了提精神。
“所谓写作的问题,其实就是思想的问题。大家转变一下写作观念,对于部队,军内的作家肯定比我更了解。听说79年,大批的军队文艺工作者到前线去记录,你们才是第一手资料的掌握者。
我只是看了第二手资料,那便是来自我从小尿尿和泥的兄弟的日记。他是一名战士,勇敢的战士,因为受伤而退伍。
从小我们就在一起,我们知道彼此的性格,知道他负伤之后内心的苦闷和彷徨。我们的战士很可爱,他们来自祖国各地,说着不同的方言,有着不同的性格,他们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
所以,我们要把残酷的战争和战士们鲜活的心灵写出来,如何做到鲜活,只有勇敢就鲜活了吗?不,要把战士写的立体.”
下面的作家认真的听着刘一民的话,钢笔快速地记录了起来。
台下的文艺干部李存宝不断地思索着刘一民的话,翻开了自己的笔记本,上面记载着自己的几个思路。
第一个是《月照军营》,讲的是军人爱情生活,歌颂了军队爱情的艰辛和甜蜜。
第二个则是《英雄一生》,写的是一位老将军,从抗战到解放、入朝一直到战斗到今天的英雄一生。
第三个则是《高山下的花环》,写某边防连队在战前、战中和战后的故事。
三个标题下面,都写了寥寥几笔,但是笔记本的后面却有详细的资料。
他思考这三个选题很久了,一直打不定主意。听到刘一民的话,他用钢笔不断地圈着三个选题。
《髙山下的花环》上面明显要比其它的选题多画了几个圈。
刘一民中间讲的时候,还会允许提问,或者让去前线采风的作家说一说自己在前线的所想所闻。
李存宝想举手,但是犹豫之后,决定不举手发言了,等什么时候“巧遇”刘一民了,再谈一谈自己的写作想法。
下午的会议热闹非凡,魏巍笑着告诉刘一民这是开了一个自由讨论的头,希望接下来更加的精彩。
这个会议的时间很长,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