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禹听到后,一脸神清气爽:“在前线拍的怎么样?”
“非常顺利!”
“我看到你写的那篇报告文学作品了——《阵地的月亮》,也听了《月亮之歌》,听说前线战士们都会唱这首歌?”
朱霖接话道:“大家喜欢听,也都会唱!当时不到十天的时间,就传遍了文山前线!”
“好啊好!咱们文艺工作者就应该这样干!”曹禹将刘一民写的《阵地的月亮》看哭了不少人。
战士在阵地上的话和临别之时的嘱托,深深的感动了身处和平环境的燕京人民。
在办公室里面聊了一会儿,刘一民和朱霖准备到四合院看一看。
“晚上记得到家里吃饭!”
“好嘞,老师!”
四合院可比华侨公寓乱多了,竹林里的小竹子被雨打的七零八落,豆角掉在地上长了又长,指甲花开了又败,地上全都是枯萎的花朵。
两人打扫了一下四合院,等到傍晚,骑着摩托车来到了木樨地。
朱霖感叹道,这喝油的两个轮子就是比自己蹬的两个轮子坐着舒服。
木樨地,李玉如已经做好了饭等着他们了,万方师姐专门做了酱牛肉。
“快进来快进来!”李玉如拉着他们走了进来。
万方调侃道:“你们俩是来自哪个第三世界国家?”
“幸亏回来的早,回来的再晚一点,妥妥的轻度非洲同志!”刘一民笑着说道。
朱霖咽了一下口水说道:“师姐这酱牛肉,闻着真好吃!”
“来,先吃点!”万方笑着说道。
“等老师一起吧!”
李玉如宠溺地说道:“霖霖,想吃就吃,你老师还得有一会儿!”
曹禹回来后,大家一边看《狼烟北平》,一边吃饭。李玉如告诉他们,现在《狼烟北平》可火啦,大家都爱看。
中央一套已经连着播了三遍了,报纸上还有人说,国家应该拿出经费,多拍一些好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