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老教授看完,一个个都拿出手巾,轻轻地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一面为年轻的战士们哭泣,一面似乎是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的自己奔走在救国抗争的最前线,虽不曾献出自己的生命,但那时也已做好了死亡的决心。
王瑶、吴组缃两人,都曾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救亡活动。
王瑶感叹道:“国家有这样的年轻人,如何不兴旺啊!当时从燕京困于家乡之时,我就应该像他们一样,弃笔从戎。想到这里,惭愧啊惭愧!”
刘一民看几个伤感的教授,赶紧给每人倒了一杯茶,让大家缓解一下心情。
几个人讲着讲着讲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王瑶讲起自己参加反对“华北自治学生运动”,吴组缃讲起跟老舍一起起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
刘一民找了个空隙就溜了,骑着摩托来到了《人民文艺》,将这篇交给了崔道逸。
崔道逸一边看稿子一边说道:“《人民文艺》这一期的销量已经到了百万册,《绿皮书》争论大,看的人也多。支持的同志也不少,很多人认为,这样可以破除对美西方的迷信。”
83年的时候,国内还吹起一阵去除污染的风,只不过很快就结束了。
刘一民喝了一口茶,没有说话,许一给他取来了几封读者来信让他读。刘一民粗略的看了一下,寄到杂志社的读者来信,大部分还都是支持态度。
骂刘一民的,早都跑到报纸上去了,在杂志社骂,哪里有人看嘛!
崔道逸看完《雷场相思树》之后神色激动,心里面想这篇能不能复制《凯旋在子夜》的销量奇迹,至少让杂志销量达到两百万册。
“师兄,你别激动,你还要看看适不适合你们《人民文艺》嘛!”
“适合,哪能不适合,不可能不合适!”崔道逸大笑一声,拿着朝着张广年的办公室跑去。。
颇有一种,终于轮到我了的感觉。
张广年看完之后,觉得完全没有问题。毕竟《凯旋在子夜》都发表了,还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表扬。
这篇《雷场相思树》不可能不适合发表,谁不想受到上级的夸奖呢!
“这篇只能等到一月份再发表了,到时候首印直接印一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