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冲击也不小。
文联的大佬之一的丁令在前两年从美国回去,沮丧的说美国有现代化的超级商场、房子和车子都可以贷款购买等等,跟她以前想象的美国不一样。
王濛第一次来到美国,回去的时候心情也没办法平静,不知道该怎么向国人描述美国。
隔天,美国的报纸开始刊登昨天的发言,刘一民的发言被各大报纸转载,一些报纸用了一些惊悚的标题《中国作家蔑视美国的发展成果》。也有一些报纸,比较客观的刊登了刘一民的所有发言。
上午准备去参加华人作家的聚会,几个人在路边顺便买了许多美国报纸阅读了起来。
看完一些断章取义的报纸,几个老同志气得脸色铁青。
“记者就是这样!”聂华令安慰道。
到了纽约的一处别墅,聂华令说道:“你们认识宋希炼长官吗?他现在也在纽约,和一些华人成立了统一促进会。”
“是吗?我去政协见过几面!”张广年说道。
“对,宋希炼长官今天也在!”
走进别墅,里面坐着十几个人,中间一个老头穿着格子衫,头发花白,但看起来带着威严,刘一民猜测应该是宋希炼。
介绍之后,果然如此。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引起了刘一民的注意,那就是郑愁予。
“这就是美国报纸上的那位年轻人吧,小同志,我是宋希炼!”
“您好,宋长官!”
“你讲的好啊,比我们敢讲,跟老头子讲讲国内吧,几年不在,想知道发展到什么样了!”宋希炼说道。他1980年被批准来纽约探亲,之后就一直留在了这里。
张广年握着宋希炼的手,几个人慢慢的讲着。
郑愁予低声对着刘一民说道:“一民,国内朋友给我寄来了一封信,上面写了你的一首诗歌《从前慢》,我很喜欢!这是我年轻时写的一首《错误》,送给您!”
这首诗歌刘一民太熟悉了,里面的有几句刘一民很喜欢。
“郑先生,您这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写的很好,我很喜欢,将惆怅的情绪一下子写了出来,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