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遗憾。
“一千块钱?怎么这么大方了?”刘一民下意识地问道。
于是之撇了撇嘴,这是在说自己以前小气呢。
“一民啊,你这个主要是洋戏,人艺引进一个洋本子比这个可贵多了,所以给一千块钱!”于是之叹了一口气说道。
刘一民忙说道:“好嘞,我理解理解,您别叹气了哈哈哈!”
“咱们作为演员和编剧都要为院里想,一民,你到了美国,看过美国人演的话剧吗?”于是之好奇地问道。
“时间紧,哪有那功夫,您想看外国人演的话剧?”
“想看看美国同行们怎么演的,洋戏还得外国人演才正宗!”
“明年美国编剧亲自来导演《推销员之死》,到时候您可以问问。”
翌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李书和崔道逸一起来到华侨公寓找到了刘一民,李书的文件袋里面装的是汇款单。
刘一民将茶倒上,李书把文件袋递给了刘一民:“这是《凯旋在子夜》和以前出版的单行本再印的稿费,主要是《凯旋在子夜》的。
因为我们出版社要收取其他几家出版社的联合出版费,所以这几家把你的印数稿酬也全部寄到了我们社,方便财务验证。”
“好,现在单行本的销量到多少了?”刘一民问道。
“现在已经有六百二十多万册了,增长速度放缓了,当然这也是正常的走势!”李书嘿嘿一笑。
崔道逸算了一下稿酬说道:“这稿酬再多,也达不到哈佛大学给的十五万美元啊!”
李书一听十五万美元,也顿时来劲儿,将今天的《人民报》摊开放在了桌子上:“一民,你可真舍得,这是十五万美元啊,可不是十五美元,来的路上大家都讨论疯了。
大街上,一个个嗷嗷的喊着,像是受了什么刺激。也是,我听到十五万美元也受刺激。他奶奶的,够我们一家五口一辈子吃喝了。”
刘一民拿起今天的《人民报》,新闻放在了头版。标题采用了复合标题的形式:
【“刘一民同志美国领奖,哈佛大学抛出十五万美元橄榄枝”
我是中国人,要回到中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