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是大年二十七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年货。
靠着卖棉花挣的钱,今年家家户户的肉味都多了不少。
刘一民刚睁开眼,朱霖就醒了,贪婪地感受了一会儿被窝的温暖后就穿衣起床。
“爸妈,有什么需要我干的?”朱霖洗完脸挽起袖子来到厨房里。
“今天煮肉杀鸡,这活儿让你爹干就行。”杨秀云说着就开始去炒菜,本以为两个人还能睡一会儿,没想到起来的这么早。
刘福庆说道:“一民,霖霖,你们两个要想去赶集的话,一会儿坐着拖拉机去。集体这台拖拉机,过年赶集一个小队用一天。”
这拖拉机如今成了大队财产,修完路后平常倒是不好用了,毕竟是集体财产,谁用谁不用都是个问题。
刘一民看向朱霖询问她去不去,看朱霖那样子,就知道她想去。
“那行,一会儿我们到集上转转!”
吃过饭后,李兰勇跑过来叫他们,两个人坐上拖拉机跟大家拉着呱。
“我上个月看报纸,又出台政策了。国家要调整统购政策,主要是减少统购品种,那今年咱们又有更多的地能种棉花了!”李兰勇凑到刘一民旁边,跟他聊着天。
这两年,国家粮食统购统销的政策逐年在改变。主要的原因是,这两年粮食大丰收,完成国家的统购任务后,农民手里面还有大量的余粮。
以前统购的种类除了小麦玉米等主粮外,还有农副食品。要是只统购小麦玉米等主粮,其余的地就可以用来干别的了。
“这两年丰收,统购的政策会越来越宽,到时候大家手里面的东西都能自己拿去换钱!”刘一民说道。
李兰勇心眼里高兴,可又无奈地说道:“上级政策是上级政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传到咱们这儿!”
地方通过向农民征购粮食再到城里统销,因为统购粮价格低,这一买一出就形成了剪刀差。
但以前是缺粮,现在是丰收了,不再缺粮了。农民那么多粮食自己不能卖,只能给国家。国家拿那么多钱买粮食,对国家也成了负担。
几人聊着天来到了集市上,石岭公社原先路边的房子全部成了临时的门店。
两边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