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民赶紧说道:“张同志好!”
“一民同志,不要大惊小怪,老首长让你讲一讲我们的故事,我也很高兴。”
“你们两个到飞机上再聊,好好讲一讲你的故事,让一民同志听一听。”
刘一民犹豫道:“首长,要不我还是自己坐飞机到WLMQ吧,我想从当地出发,走一段到马兰的路。”
老首长背着手思索了一下后欣慰地说道:“难得你有这样的心,我们到时候在WLMQ降落一下,你跟我的警卫秘书一起坐车到基地,我们两个年纪大喽,就不陪你了。”
“这才是作家嘛,不投机取巧。”张同志夸赞道。
“首长,该出发了。”
“好。”
到了机场,大家直接登上准备起飞的专机。专机跟民航的客机相比,进行了专门的改造以适应首长的出行。
里面的服务人员都是身着军装,座位的中间有一张方桌,可以供大家面对面坐着聊天休息。
张同志铺开地图对刘一民说道:“我刚回国,就接到了命令,让我建基地。
当年啊,原本苏联人帮忙在敦煌选下了一处基地,但是离敦煌太近,也没有水源,土质都是松土和沙,一旦爆炸,尘土随风飘荡,很容易将污染扩大,况且这里只能支持两万当量的。”
“当时啊,还是老张据理力争,将这个基地给取消了,我们要搞就要搞个百万吨的。于是他带着小队从敦煌出发,一路向西,最终找到了罗布泊。”老首长也配合着讲起了当年的故事。
“西行难啊,比唐僧取经还难,忙忙黄沙,没有水源,沙漠里的沙尘暴一来,躲都没地方躲啊!”张同志讲起西行的艰苦,仍然是心有余悸。
张同志一生除了打仗,就是把生命献给了核—事业,弥留之际,一直讲着两句话。
第一句是:日本人投降了!第二句是:三百万当量够不够!
飞机落地WLMQ之后,刘一民和警卫秘书下了飞机,当地部队已经派了两辆吉普过来等着了,刘一民和警卫秘书坐在第一辆,后面的则是保护他们的战士。
“您好,我是师参谋叶平秋。”
“您好,我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