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这文章写的好,歌写的更好,我来看看歌的主人。”
“好了,你见到了,可以去工作了!”
“是!”
爱平主任不满地说道:“老首长,您已经不是科委主任了,这是我的地盘,你不要对我们的科学家太严厉嘛!”
“哈哈哈,你不要将我的军!”
走了一段后,张同志低声说道:“那位女科学家同志是老首长的女儿,也是研究导弹的。老首长的女婿,更是一位了不得的科学家。”
听到张同志的话,刘一民才反应过来,那位应该是聂-丽同志。
刘一民想去看望一下钱老,可惜此时钱老不在科工委,只能作罢。
老首长贴心地将刘一民送到华侨公寓门口,临走之前打开车窗说道:“我等你的,写好之后给我打电话。”
“是,首长!”
“放轻松,这不是军队,你也不是军人,有什么事情记得跟我打电话,有些苍蝇嗡嗡乱叫也不要太放在心上。”
车子离去之后,刘一民提着包往华侨公寓走去。门口门卫看刘一民的眼神都变了,平常不是骑摩托吗?什么时候坐上轿车了?
门卫好奇地走到刘一民面前,刘一民下意识地摸了一下口袋,没烟给了。
“同志,这是军牌啊?”门卫试探着问道。
“是吗?光坐了,没看是啥牌!”
“我看里面的人穿军装,还是老干部,你关系可够深的。”
刘一民笑眯眯地说道:“别瞎猜,这都是军民鱼水情!”
7月中旬的燕京,将公寓楼都给晒穿了。打开门的一瞬间,刘一民就感觉到一股热浪朝自己喷涌而来。
和客厅同宽的阳台平时采光好,夏天可就遭老罪了。刘一民先把卧室的空调打开,然后到浴室冲个凉。
睡了两个小时左右,刘一民起身来到书房。书房的桌子上摆放着报纸和杂志,看摆放的位置就知道是朱霖特意放在这里了。
杂志是最新一期的《人民文艺》,封面上写着“《美国行记》——青年作家在美国的二十个日夜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