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严家炎的话,一群教授笑着讲自己给多少朋友写过信推荐教材。
目前已经有十所高校选择刘一民他们编写的教材,严家炎更是准备将这本教材放到明年中文系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大纲教材里面。
“严教授,才十所而已!”刘一民说道。
严家炎摇头晃脑地说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余桦羡慕地看着中文系办公室里的氛围,心中对当大学老师的向往更急切了,可惜自己没有学历。
刘一民看向余桦,思索片刻后向严家炎建议道:“严教授,我看咱们燕大也可以举办一个文学讲习所。很多像余桦这样的作家都没有学历,但他们的写作能力是有的。可以举办一个文学讲习所,解决这群作家的学历问题。
甚至以后,还可以举办一个研究生班,将他们的学历提高到硕士研究生。我觉得这样可以提高咱们燕大中文系,在文学界的影响力。”
余桦的本科和研究生学历都是文学讲习所解决的,研究生就读于北师大和作协的鲁迅文学讲习所联合举办的作家班,通过这个流程,后来顺利成为了大学的教授。
严家炎觉得刘一民的想法很好,旁边的吴组缃说道:“要是真有这么一个班,一民,你得当这个班的班主任。”
“哈哈哈,吴教授,我可没想过当班主任。手底下一帮刺头,我也头疼,我还想多活几年呢!”刘一民笑着摇了摇头。
余桦不断地看着严家炎和几个老教授的表情,想知道燕大会不会成立,要是成立了,自己说什么也得进。
正门走不进来,这不还有后门嘛!
严家炎表示可以向教委申请一下,这班不是想办就能办的。这么多人没通过高考进到学校,学籍和到时候的学位发放,没有上级的文件是没办法解决的。
余桦听到后比过年还高兴,他现在进入作协的文学讲习所还不够格,那么燕大讲习所是个好选择。
严家炎又对着刘一民嘱咐了几句,回家注意课程安排。84年除夕在2月1号,过了1月10号,各系就安排放假了,出题和改卷不能耽误。
“明白,严教授,我过了元旦就回来。”
翌日下午,正值周末,刘一民喊上了刘振云、史铁生来院子里吃涮锅送别余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