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黄春雨硬着脖子说道:“上次《横空出世》可是自己先到的,最后还不是两家一起印。”
签完合同,刘一民就静等出版了。
刘振云或许是对刘一民的经历感同身受,写出来的报道特别富有情感和感染力。
《农民日报》靠着这篇文章,单日销量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另外还有包括《中青报》《人民报》在内的数家媒体转载。
教育部趁机也找人写了一篇文章,弘扬刘一民的事迹同时,表示欢迎社会上有能力的个人和企业支持国家教育发展。
这两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群体快速扩大,高校每年要花费大量的经费,财政压力巨大。
全国各地的高校和学生看完报纸,无一不羡慕燕大中文系的。
刘振云的名字也真正被读者给记住了,因为提高了销量和各大国家级媒体转载,社里面还准备推荐这篇稿子参与竞选燕京新闻学会和《新闻战线》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好新闻奖》。
刘振云高兴坏了,随着出名他以前的也被人翻了出来,还有几家杂志编辑部向他发出了约稿信。
刘振云通过电话好好的向刘一民感谢了一番:“一民,下次再见我请你到丰泽园或者全聚德吃饭!”
“去你的!”刘一民笑骂道。
刘振云笑呵呵地挂断电话,哼着小曲儿回到了宿舍。
1月6日,刘民所带的课考试完毕,将卷子改完统计完分数送回中文系,1983年下学期算是没刘一民什么事情了。
严家炎让刘一民挂名主持奖学金的评选,具体工作由几个助教和各班的辅导员共同负责。
不过奖项评选出来也是明年开学的了,今年实在是太晚了。
人艺,众导演千呼万唤的话剧剧本终于写好了。刘一民走进人艺的时候,旁边经过的演员都停下来朝他行注目礼,又在心里猜测话剧这次会交给谁排练,自己能不能在台上有一个角色。
刘一民看着围在曹禹办公室门口的导演,硬着头皮穿过人群推开办公室的门。
曹禹在门口看了一眼说道:“这次由谁导演的,我的心里面已经有数了,你们围在这里也没用。”
“家宝公,我们就是看看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