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就准备走。杨忠拉着刘一民的胳膊,非得让刘一民去食堂吃中午饭。
“一民同志,无论如何得吃完中午饭再走,我专门让食堂的同志给你做了小灶。走,咱们一起去尝尝。”
在众人的簇拥下,刘一民走进餐厅,厨师将做好的几道菜端了上来:“这都是豫菜,刘一民同志,你尝尝合不合口味?”
“有心了。”刘一民尝了几口说道:“好吃,不过豫菜我吃的也少,小时候也没什么钱尝这些菜。”
“哈哈哈,这就是豫省的师傅,炒了十几年菜了。”
杨忠看刘一民吃的差不多了,出现询问刘一民对塞罕坝的感觉如何,从拐弯抹角里刘一民听到了其它的意味。
刘一民笑着说道:“您有话直言。”
“塞罕坝林场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近三十年了,提格到国家建设也已经二十四年,无数的林业职工用热血浇灌沙漠,稚嫩的大学生已经守护了半辈子。
你刚好也去过塞罕坝,不知道能不能写一本塞罕坝职工奋斗的,激励一下全国林场建设的工人同志。”杨忠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刘一民轻轻用手指敲了敲桌边:“您绕了一大圈,是为这个人事儿啊!”
“怎么样?”杨忠急切地问道。
“我想一想思路,塞罕坝的同志们送我的礼物还在我的书房呢,这事儿我义不容辞!我也去过,有第一手资料。”
“好!”
桌边的众人都鼓起了掌:“到时候写好了,我们林业局先订购一批送到全国林场工人的手中。”
吃完饭,正准备走。有人走进来对着杨忠说道:“化工司派人来了,询问咱们能不能将五十万的外汇额度让给他们点,一家农药厂想引进点设备。”
“想得美!你让他们走,问问他们知不知道什么叫做专款专用!”杨忠直接拍桌子说道。
来人看到杨忠这样子,赶紧离开了。杨忠平复了一下情绪,看向刘一民说道:“媳妇儿还没到家呢,隔壁土财主就盯上了!”
“哈哈哈!”
走出林业部,刘一民顺手买了一份报纸,看看有没有报纸评价朱霖的《好运大厦》。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