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越卖越火,余桦给刘一民发来电报,问他是怎么想的,这故事情节编的也太牛逼了。
刘一民只给余桦回了三个字“慢慢来”,余桦以前为写作上火着急是因为发表不了,现在着急上火是因为没有代表作。
从第一篇发表以来已经三四年了,还没有“牛逼”的作品出来,这阵子嘴唇上的泡又多了不少。
刘一民买了好几份《收获》,分别寄给了几家国外的出版商,由他们安排出版事宜。
人艺,刘一民将《一个人的朝圣》的话剧剧本交给了曹禹。
“你这是早就写好了?”曹禹诧异地问道。
刘一民笑着说道:“文章写好之后,我就开始写剧本了。”
“挺有自信,知道这样的文章,我们人艺不会放弃改编。”曹禹打开剧本,仔细地看了起来。
今天早上,曹禹一给刘一民打电话,他就知道是什么事儿了。
过了一会儿,于是之和苏民走进了房间,齐齐冲刘一民一笑,接着看向了曹禹手中的剧本。
可惜曹禹还没有看完,他们两个只能坐在沙发上不断地搓着手。
刘一民百无聊赖地给两人泡了杯茶,在泡茶的过程中,秀了一下茶艺。
曹禹将看完的部分递给于是之和苏民,等三人全部看完,已经过了三个小时。
苏民一脸期待地看向曹禹:“家宝公,你喊我过来是不是?”
于是之鄙夷地说道:“老苏,你有点出息吧,瞧你这样子,跟八百年没戏排了一样。”于是之接着看向曹禹:“家宝公,是不是觉得我比较适合演这个男一号?”
苏民反讽刺道:“我还以为你多有出息呢?”
曹禹挥手让两人不要再吵了:“你们两个猜的都很对,老苏当导演我看没问题,老于呢年龄、体型和状态都适合演一个退休的工人。
让你们两个过来,是让你们讲讲剧本的问题。”
于是之说道:“感觉有点长,要是排出来,要超过目前的话剧长度很多。”
“这是一篇长篇,改编的时候怕剧情不完整,剧本是有点长了。”刘一民坦然地说道:“咱们看看哪里需要删掉,另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