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跟以前相比,有了肉眼可见的改善。刘一民看到他的改变,非常高兴,站在他旁边鼓励了几句。
“你的论文,吴教授怎么讲?”
“吴教授给了我八十九分,我是学习哲学的,在文学的写作上加入了哲学的元素。”海子笑着说道。
“不错,回到政法大学好好干。”
海子听到这话神色有点暗淡,他觉得在文研所的时光比在政法大学当老师有意思多了。
刘一民见海子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迟迟没有开口,于是询问道:“你想说什么?有什么想讲的咱们都可以探讨,别婆婆妈妈的。”
“没什么,没什么!”海子将话咽了回去,他有一瞬间产生了一种想要留在文研所或者是燕大中文系。
但他知道,像他这种只是讲师身份的老师想调到燕大是非常困难的,他讲出来可能会让刘一民为难。
刘一民拍了拍海子的肩膀:“有什么想讲的话,想通了再来告诉我。”
院子里打扫完毕,梁永安带头去把碗筷和铜锅都洗了一遍,一个个刚吃完饭,又忙了半个小时,额头都是汗水。
刘一民打开冰箱,取出里面的可乐,让大家喝着消暑。
几人只是将可乐贴着脸降温并没有喝,刘一民询问缘故,都说吃撑了,再喝的话一会儿没办法回去了。
“时间不早了,刘老师,我们回去了。”闫真说道。
“好,你们路上慢点。”
刘一民将他们送到门外,他们在燕大生活一年,都买了辆二手的自行车,回去也方便。
不过眼看要结课,都在张罗着卖,恰好又遇到了放假,想卖也卖不出去。
他们都托付给闫真,等到新生来了,再将自行车卖掉,卖出去的钱由闫真一个个地汇给他们。
一群人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地冲出胡同,戴建业诗兴大发,念着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其余人立马会意,玩起了诗句接龙。
刘一民回到院子里坐下,院子空气中弥漫着火锅的味道。刘雨和刘林也吃撑了,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