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盘膝坐在三十六块石壁的中央,双目紧闭,宝相庄严。
他便是那风暴的中心,是那神圣的源头。
那三十六块万古不变的石壁,此刻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它们不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化作了三十六个由光影和道韵构成的神圣生灵,围绕着陆渊缓缓旋转。
一头三足金乌,通体燃烧着不灭神火,每一次振翅,都洒落漫天金光,将陆渊的身躯映照得如同琉璃神金。
一条太古真龙,身躯蜿蜒,龙鳞开合间,有万千符文生灭,它将龙首轻轻抵在陆渊的后心,一股股精纯的龙元道韵,源源不断地灌入他的四肢百骸。
一头鲲鹏,时而化作巨鲲,在虚无的海洋中掀起滔天巨浪;
时而化作大鹏,扶摇而上,双翼撕裂苍穹。
空间法则在它的双翼下,温顺得如同溪流。
……
三十六尊神圣生灵,三十六种大道本源。
它们争先恐后地将自身最核心的道与理,剖析开来,毫无保留地展现在陆渊的面前,甚至主动融入他的神魂,刻入他的骨髓。
寻常人参悟万灵壁,是从一到多,一块一块地去学,去模仿。
而陆渊,在看到第一幅金乌图的瞬间,就凭借他那早已超脱此界范畴的元神,洞悉了这三十六幅图刻背后,那唯一、至高的本源联系。
他没有去学“术”,而是直接抓住了“道”的本身。
他逆转了这个过程,由“一”生“万”。
当他掌握了那个“一”,那三十六种大道显化,自然而然就向他俯首称臣。
此刻,在他的识海之中,一部古朴浩瀚的经文,正在缓缓成型。
每一个字,都由无数道则交织而成,绽放着不朽的光辉。
《万灵归一经》。
这才是万灵壁真正的传承,是越国皇室守护了万载,却从未有人真正触及过的核心。
这部经文,并非具体的功法,而是一种“纲领”,一种驾驭天地万道,统御万千法则的至高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