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每讲半句话,麦迪逊就得停顿几秒,以免自己的声音被淹没在连扩音器也无能为力的震天呼喊中。如果说音乐是爱情的食粮,那么喝彩就是音乐的油料。感觉起码有120分贝的沸腾之声,为麦迪逊拂去了所有的疲累和病痛。
偏头痛从脑后褪去,红肿的声带逐渐恢复,就连因为一个月来日夜颠倒的生活,而显得倦怠的眼帘,也重新振奋而雀跃了起来。
“这首歌,现在在所有地方都能听到。
“如果你找不到它,点开任何一个排行榜,它就在前三名。”
这种霸气十足,狂妄自大的介绍,麦迪逊-比尔想象不到居然能从自己嘴里脱口而出。
但在一片顶礼膜拜式的狂热氛围中,它又显得是那样自然。
“《Cold Water》,let's go。”
“节拍器,四小节。”
“Cue Justin,2、2、3、4……”
还是那本call sheet,还是一样的进歌方式,还是由贾斯汀-比伯的人声来拉开序幕,但今晚表演的一切细节,却又都显得如此不同。
“Everybody gets high sometimes you know,
What else can we do when we feeling low?”
欧美世界,有很多传世经典,只要前奏响起,就能引发全场大合唱。
在任何一个高中舞会上,播放《Gimme!Gimme!Gimme!》,不管你是出生于1970年的老师,还是2000年的学生,都会双手指天,双脚离地,像复诵圣经一样复诵阿巴乐队的经典。
随意走进一家社区街角的小酒吧,如果他们还有摆放在墙边的复古唱机,投个几十美分进去,选择尼尔-戴蒙德的《Sweet Caroline》,一分钟后,你便可以看见美国人最团结的时刻。
无视种族、年龄、地区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只要你在这个国家生活的时间超过半年,就绝不会对上述场景感到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