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面之上,左军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由这名叫施琅的年轻百户的接舷强袭给打懵了,不敢抵挡这个英勇无畏的年轻百户军官,纷纷抱头鼠窜,甲板上顿时陷入一片混战。
苏观生这边率领的大明水师士卒们,见到这位施琅百户如此身先士卒,他们也纷纷毫不畏惧的跳入左军战船甲板上,与敌军展开了血腥的肉搏战。
这已不是海战,而是在无数个在浮动在江面上的木制平台上,进行的战场厮杀。
而江面上,战舰大战场的情况则更为混乱。
双方的战船纠缠在一起,火炮轰鸣声此起彼伏,点燃的烈火箭矢如同飞蝗般在战船之上的桅杆间穿梭,引燃起一片片船帆。
火铳的轰鸣在极近的距离内爆响,白烟弥漫。
船与船互相撞击、挤压,不时有船只倾覆,落水的士兵在燃烧的船体与冰冷的江水中拼命挣扎。
左军舰船的数量明显优于明军水师,而明军水师的优势则是顺风。
此时正是四月末,江面上吹着东南风,苏观生见前方的左军战舰密密麻麻,不由得深吸一口气,对着后方喊道:“把船舱中的火器拿上来!”
甲板上的水兵们跌跌撞撞的跑向船舱,等他们出来时,每人肩膀上都扛着一件造型奇特的龙形火器出来。
众人转头看去,有人认出,他们拿出来的,原来是着名的水战利器——大明“匠技司”制造的“火龙出水”火箭!
它以毛竹制成筒体,首尾配有木质雕刻的龙头与龙尾,龙身直径约5寸(16厘米),总长约5尺(1.6米)。
这个火器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前文已经提到过,在此不再赘述。(见第165章)
众多士卒将这些“火龙出水”的火箭摆在舰船高处,苏观生立即下令道:“以龙首瞄准左军中间的舰船,准备点火!”
“是!”
一众水兵沉声答应道。
“点火!”
随着苏观生一声令下,就有数名举着火把的水军士卒点燃了龙尾处的火箭引线,只听“嗖”的一声,龙腹下绑着的四个一级火药筒同时喷射燃气,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龙在空中飞速向着左军的舰船冲了过去!
众人的目光都被这些空中飞翔的几十条“火龙”所吸引,只见空中的这几十条木质火龙,当一级火药燃尽时,通过延时引信自动引燃龙腹内二级火箭,数支尖啸的火箭,从龙口射出,一窝蜂似的攻向了左军水师队伍中间的舰船。
而且,从龙口中射出的二级火箭,所携带燃烧型火药,可轻易穿透木制船体引发火灾,实现\"人船俱焚\"的杀伤效果!
明朝的《武备志》和《火龙经》都有记载,这种“火龙出水”的火箭,射程可达两三里,也就是能飞行1000至1500米。
所以,这些“火龙”轻易地越过了左军前锋的舰船,在中间左军舰船密集的地方集中引爆,冲天的火焰和爆炸之声蔓延不绝,瞬间将宛如江中长龙的左军水师,给拦腰截成两段!
左军前锋战船上的士卒惊慌的回望着这几十条空中飞翔的“火龙”所造成的恐怖伤害,有一些愚昧一点的左军士卒,竟然以为对面的明军用的仙术,直接将手中的兵器一丢,跪地朝着火龙爆炸的地方,叩拜祈祷起来!
稍微好一点的左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