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对地表固定目标,比如指挥中心、导弹发射井、大型舰船等实施外科手术式般的精确打击。”
“或者对低轨道目标进行毁灭性摧毁,威力…足以瞬间汽化目前已知的任何装甲材料。”
李小月和沈佳佳听得捂住了嘴,眼睛瞪得大大的,她俩虽然知道小世界里科技先进,但听到如此具象化的战略级武器,还是感到震撼。
胡力目光灼灼。
“能量补充和持续作战能力的时间是多少?还有抗干扰能力怎么样?”
“太阳能帆板可以保证日常运行和低强度拦截的能量需求,聚变核心确保高能打击模式至少可以进行三次满功率发射,之后需要时间冷却和再充能。”
“平台本身采用了多重屏蔽和抗干扰设计,并且部署有诱饵和自卫武器,生存能力极强。”
秦悦自信地回答道。
“好!太好了!”
胡力重重一拍手。
“这样的平台,必须尽快部署!先期计划部署四台,构成基本全球覆盖!”
“是!团长!”
秦悦激动地记录下来。
“再说说月球基地。”
胡力将目光投向另一个全息沙盘,那是月球的精确地形图。
秦悦切换了投影,巨大的月球模型旋转着,上面标记着许多光点。
“团长,两位夫人,请这边看。”
一位负责地质和天体工程的男性研究员走上前来,他是该项目副组长张浩,他操作着控制台,电脑开始进行3D月球地形建模解说。
“我们选择基地选址的主要考量是,光照稳定性,因为关系到能源,然后是地质结构的稳定性、潜在水资源(永久阴影坑内的水冰)、以及未来扩展性。”
张浩一边说,一边将月球南极区域放大。
“我们首选的区域是南极,艾特肯盆地边缘的沙克尔顿环形山附近。”
建模清晰显示出环形山的地貌。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优势,环形山的边缘某些区域处于‘永昼峰’状态,几乎可以持续接受太阳能照射,是我们建立太阳能电站的理想地点。”
“而仅仅相隔不远,便是环形山内部深处德‘永久阴影区’,我们的团长你之前提供的样本分析。”
“那里存在大量水冰沉积,这对于未来基地的生命维持和燃料制备(分解水得到氢和氧)至关重要。”
全息影像上标记出了建议的电站位置和可能的冰矿开采点。
“其次...”
张浩将画面切换到月球正面一个相对平坦的区域。
“风暴洋附近的这片广阔玄武岩平原也是备选,这里地势平坦,利于降落和基地扩建,地质结构稳定。”
“虽然水资源获取可能不如南极方便,但可以通过运输解决,更适合作为前期的大型中转基地和实验基地。”
张浩的解说相当详细,对比了几个候选地的数据,包括日照时长、温差、地质风险、运输难度等。
“由于我们的建设不需要从地球发射沉重部件,可以直接在小世界内完成预制,然后通过团长你的能力直接‘闪现’过去,所以基地的规模可以远超常规想象。”
张浩最后总结道。
“一期基地,我们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