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能量捕获和转化,只是第一步。”
陈羽墨继续推进,调出了最关键的部分——‘梯度阻抗匹配层’的全息结构图及其数学描述。
“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让电磁波‘心甘情愿’地进入材料内部,而不是在表面就被反射掉。
这就是‘阻抗匹配’的核心。”
他指着那呈现出连续、平滑变化的层状结构:“我们需要的,不是突变的分层,而是从材料表面到内部,其等效波阻抗(由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决定)必须呈现一种连续、无反射的梯度变化!
如同为电磁波铺设一条平滑的‘下坡路’,让它毫无阻碍地深入材料核心,然后……”
他的手指点向那些纳米谐振单元和能量耗散通道,“掉入我们精心布置的‘陷阱’!”
屏幕上,复杂的电磁场模拟动画同步演示着:一束代表雷达波的电磁能量束照射在梯度材料表面,几乎没有反射,如同水流渗入海绵般平滑地“沉入”
材料内部,随即被无数纳米级的谐振单元激、捕获,能量沿着预设的缺陷通道迅转化为热能消散掉。
整个过程高效、流畅,如同精密的魔术!
“梯度变化……连续无反射……”
沈青山喃喃自语,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极大,仿佛第一次看清了某个困扰毕生的谜题的答案!
这个思路,这个模型!
它清晰地指明了方向,虽然实现起来每一步都将是地狱级的难度,但……它不再是空中楼阁!
它有着坚实的理论根基和清晰的实现路径!
陈羽墨最后在全息台上一点,屏幕定格在一张汇总了所有核心理论框架和预期性能指标的图表上:“综上所述,我们需要的‘智能蒙皮’,其基础将是:纳米级谐振单元阵列(负责捕获特定波段能量)+精密可控的有序缺陷耗散网络(负责能量转化与耗散)+连续梯度变化的阻抗匹配层(负责‘引导’能量进入)。
三者从原子排布层面开始一体化设计、一体化生长,最终形成兼具高强度、耐极端环境与宽频高效电磁调控能力的单层结构材料!”
他环视众人,目光最终落在依旧处于巨大震撼中的沈青山脸上:“沈教授,您看,这个方案……是否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它是否……跳出了您所说的传统思维定式?”
沈青山猛地抬起头!
他花白的头似乎都在微微颤动,胸膛剧烈起伏着,显示着他内心掀起的滔天巨浪!
他死死地盯着陈羽墨,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震惊,有狂喜,有看到通天之路被打通的激动,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惊疑!
这方案!
这理论!
这清晰到令人指的路径图!
这绝不是一个大一新生,甚至不是一个资深教授能在短时间内凭空构想出来的!
它太完善!
太前!
仿佛已经经历过无数次推演和优化!
它背后蕴含的深邃洞察力和对材料本质的理解,已经远远出了他毕生所学!
“可……可行!”
沈青山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那是极致的兴奋和激动导致的,“何止是可行!
这……这是革命性的思路!
它彻底颠覆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