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完成。
建议采用音火焰喷涂(hv0f)沉积先驱体粉末。
】
冰冷的推演结果瞬间涌入陈羽墨的意识,没有时间流逝,只有最优解的呈现。
方案二那“原位反应生成”
、“自愈合相”
的关键词,如同磁石般吸引了他。
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喷口问题,其背后蕴含的“高温自适应”
、“损伤响应修复”
的机制,隐隐指向了一个更为宏大、更为苛刻的能量约束领域——那个需要将狂暴的“太阳之火”
囚禁于方寸之间的终极挑战。
但现在,它先服务于“云龙”
的尾焰。
“周老,赵老,”
陈羽墨眼中精光一闪,手指迅在虚拟键盘上操作,将“烛龙”
推演的核心思路和关键参数转化为工程语言,“我们尝试方案二!
基于高熵硼化物陶瓷体系,设计一种先驱体涂层材料。
在极端高温服役环境下,涂层表层可控氧化,生成的特定硼氧化物在高温下具有类似玻璃的流动性,能够自主流动、填充涂层在使用中产生的微裂纹和缺陷,实现‘原位自愈合’!
同时,优化硼化物组分,确保其基体本身具有高熔点和优异的热稳定性,以及……较低的红外辐射率。”
他调出模拟界面,基于“烛龙”
提供的精确模型参数,快构建了新的材料体系框架和喷涂工艺窗口。
“看这里,”
他指着屏幕上动态演化的微观结构模拟,“在预设的1800-10k工况下,氧化层流动、封填裂纹的过程清晰可见。
理论计算表明,这种自修复机制可以显着延长涂层在剧烈热循环下的寿命,降低因涂层剥落失效导致基体c直接暴露于高温燃气的风险。”
周文渊院士猛地凑近屏幕,眼镜片几乎要贴上去,手指颤抖着放大那微观修复的动画,呼吸都变得急促:“自愈合……高温流动性封填!
妙!
太妙了!
这思路跳出了传统tbc的框架!
羽墨,你是怎么想到利用硼化物氧化产物的这种特性的?这……这简直是为解决极端热震环境下的防护瓶颈量身定做的!”
他看向陈羽墨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困扰材料界多年的难题,竟被这个年轻人以如此颠覆性的方式撕开了一道口子!
赵启明更是激动得一拳砸在控制台上:“好!
好一个‘自愈合’!
这要是成了,不仅‘苍穹’的尾巴能藏得严严实实,寿命翻倍都不止!
赶紧!
老周,你们材料组立刻按这个思路制备样品!
需要什么设备、什么纯度原料,直接提!
我老赵亲自去协调!
风洞试验台随时待命,样品出来第一时间挂上去烤!”
整个实验室的气氛瞬间被点燃。
之前的凝重和焦虑被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所取代。
沈青山立刻组织材料组的李锐、张薇等人,根据陈羽墨提供的详细组分设计和工艺参数,开始紧急制定先驱体粉末合成与喷涂实验方案。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