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手指因为激动和疲惫而微微颤抖。
“建立‘星环’项目第一阶段研究纲要。”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核心目标:基于高熵陶瓷体系,融合‘原位自愈合’理念,设计适用于聚变第一壁环境的原型材料理论框架。
任务分解:”
他的指尖在加密键盘上飞舞,一行行指令如同作战命令般生成:
任务1:基体材料升级推演。
在现有高熵硼化物基础上,引入碳、氮元素,构建hf-r-ta-nb-x-(x=稀土元素)多元高熵碳化物氮化物体系。
重点推演:相稳定性、中子嬗变截面、离位损伤阈值、热导率优化。
任务2:自愈合先驱体成分重构。
脱离氧化路径,探索在低氧无氧、高氢氦环境下可触“类玻璃态流动”
修复的新先驱体成分。
推演其高温反应动力学及在辐照场下的行为。
任务3:多层梯度结构设计。
结合任务1和任务2成果,设计“抗冲击抗辐照基体层+自愈合功能层”
的复合梯度结构。
推演层间界面结合强度、热应力分布及在瞬态热负荷下的整体响应。
任务4:建立初步跨尺度模拟平台。
整合材料微观行为、介观损伤演化、宏观性能响应模型,用于评估原型设计在聚变综合极端环境下的理论服役寿命。
【指令确认。
任务分解完成。
研究纲要已载入‘星环’项目数据库。
跨尺度模拟框架构建中……预计基础模型搭建时间:1小时。
】
冰冷的提示信息流闪过。
陈羽墨靠在椅背上,长长地、无声地呼出一口气。
台灯的光晕在他脸上投下深邃的阴影,眼底的血丝仿佛燃烧的导火索。
桌面上,是已经关闭的“云龙”
项目资料;而在那重重加密的虚拟空间里,一个名为“星环”
的、更为庞大和危险的蓝图,正在烛龙冰冷的算力下,悄然编织。
腕间的海浪细链,在幽暗的光线下,泛着微弱的、执着的银光。
龙渊深处,为天空铸造利剑的火焰正炽;而在无人知晓的角落,另一簇试图驯服恒星的火种,也终于点燃了第一颗微弱的火星。
前路遍布荆棘与未知的深渊,但陈羽墨知道,他已没有退路。
这星火,必须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