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碳基之辩(1 / 4)

彭院士和张教授脸上的震惊尚未完全褪去,如同被投入深海的石子激起的剧烈涟漪。

碳基!

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含义,足以颠覆他们毕生研究的认知体系。

“小陈……你,你再说一遍?”

彭院士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推了推厚重的眼镜,目光死死锁住陈羽墨,仿佛要看清他脑子里那惊世骇俗的想法,“碳基?不是改良硅基?不是寻找替代工艺?而是……另起炉灶,从最基础的逻辑单元开始,用碳?”

张教授虽然没有说话,但镜片后爆出前所未有的锐利光芒,同样表明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他快步走到一个巨大的、显示着复杂电路设计图的屏幕前,手指无意识地划过那些代表着硅基晶体管的微小符号,声音低沉得如同金属摩擦:“这……意味着彻底抛弃现有的设计规则、制造流程、甚至……是整个支撑了半个多世纪的半导体物理基础。

这无异于在悬崖上重建一座城市!”

他猛地转过身,直视陈羽墨,“年轻人,这需要的不只是勇气!

这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柱!

足以支撑这座新城不会顷刻崩塌的基石!

你的计划书里提到了方向,但我们需要看到支撑这些方向的‘梁’和‘柱’!”

“彭老,张教授,”

陈羽墨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在寂静的实验室里回荡,“硅基的物理天花板就在眼前,摩尔定律的终结不是预言,而是现实。

我们跟在后面改良,永远是在他人划定的牢笼里挣扎,永远无法掌握真正的命脉。

封锁的不仅仅是光刻机,更是我们通向算力巅峰的道路。

碳基,是基于材料科学和物理规则演进的必然选择。”

他边说,边走向主控台,打开了随身携带的电脑。

投屏亮起,一个极其复杂、由无数微小管状结构构成的三维模型旋转着呈现在巨大的中央屏幕上。

那是放大到原子级别的碳纳米管森林。

“看这里,”

陈羽墨的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将模型的一个局部区域迅放大,“碳纳米管阵列的定向生长与精准定位,是构建碳基逻辑单元的基础,也是第一个世界级难关。”

他指着模型上一些细微的、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扭曲和偏移,“传统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随机性太大,生长方向难以精确控制,管径和手性更是如同开盲盒。

这样的材料,无法用于构建高可靠性的集成电路。”

彭院士的眉头紧锁,:“没错!

这是死结!

我们尝试过各种基底修饰、催化剂调控,效果微乎其微!

定位精度要达到埃米级(01纳米),还要精确控制手性,这需要的操控力,简直如同在原子尺度上绣花!”

他的语气充满了材料学家面对终极挑战时的焦灼与无力。

“所以,我们需要引入全新的‘诱导’机制。”

陈羽墨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他调出另一组动态模拟图,“请看,基于对碳纳米管生长机理的深层物理理解,结合对晶格应力的精密计算,我们可以设计一种特殊的‘应力场-电场协同诱导’模板。

它不

最新小说: 被他吻时心动 官妻 重生1985,从卖火锅开始成为世界首富 别给我刷黑科技啦 哄我婚前试爱?闪婚哥哥死对头他才后悔 废婿之隐龙觉醒 乱世帝都 重生七零:虐渣后我嫁糙汉赢麻了 亲妈重生在七零,带着崽崽杀疯了 妖孽下山,师娘师姐太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