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物先驱体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的沉积工艺,还有那个‘仿生微血管网络’的预置方案……稳定性!
前所未有的稳定性!”
楚老用力点着头,接口道,语飞快:“不止是材料!
等离子体控制才是关键!
我们整合了你留下的‘伏羲’芯片算力核心,初步嵌入了那个优化后的预测-控制模型框架!
虽然现在只调用了基础模块,还远没达到你设想的水平,但就凭现在这初步的同化融合和动态调整能力……”
他指着屏幕上另一块区域,那里显示着电子回旋共振加热和中性束注入功率正在根据等离子体的细微变化进行极其灵敏的微调,“看看这响应度!
看看这控制精度!
以前我们是被动防御破裂,现在…现在有了一点主动‘安抚’它的苗头了!
就凭这个,模拟实验时间就硬生生从几百秒冲破了千秒大关!”
两位在聚变领域耕耘了一辈子、见惯了失败与瓶颈的老院士,此刻激动得如同第一次做出实验成果的年轻人。
一千秒!
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数字,如今在眼前变成了现实!
这不仅仅是时间的延长,更是技术路径可行性的铁证!
是通往“人造太阳”
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陈羽墨的目光扫过那稳定得令人心悸的温度曲线和不断跳动的计时数字,再看向两位激动不已的老人,心中也涌起一股澎湃的热流。
烛龙提供的知识是冰冷的钥匙,而眼前这两位老人和他们带领的团队,才是真正将这钥匙插入锁孔、奋力推开那扇沉重大门的人!
“了不起!”
陈羽墨由衷地赞叹,声音沉稳有力,“周老,楚老,还有整个团队,辛苦了!
这是历史性的突破!”
“是你指的路!”
楚老用力拍着陈羽墨的肩膀,毫不居功,“没有你那些颠覆性的思路,我们还在老路上打转!
第一壁材料的梯度复合、仿生自愈设计;等离子体控制的预测模型;还有氚增殖包层的液态铅锂优化方案…每一条,都是捅破窗户纸的那根手指头!”
周老也感慨万分,他看着眼前年轻得过分却渊博如海的陈羽墨,又看向观察窗内那巨大的环形装置,眼神充满了希冀:“小陈啊,千秒稳态…这意味着,我们终于摸到了工程化示范堆的门槛了!
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实验室玩具了!”
“工程化…”
陈羽墨重复着这三个字,目光也变得无比深邃,他看向楚老和周老,语气郑重,“周老,楚老,时机到了。”
两位老人同时看向他,眼神瞬间变得凝重。
陈羽墨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清晰地回荡在主控大厅:“基于目前突破性的成果和已验证的技术路径,我建议——正式启动‘羲和’工程!
目标:建造华夏座、也是世界座具有工程应用意义的聚变示范堆!”
“羲和…”
楚老喃喃重复着这个名字,眼中爆出炽热的光芒。
羲和,上古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女神!
以此为名,其志昭然!
“好!”
周老猛地一握拳,花白的头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