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指令:调用“炽翎”
材料数据库,复核偏滤器主动冷却单元热应力承载裕度。
】
【指令:执行等离子体约束磁场位形优化算法迭代(第37次),目标:提升初始约束稳定性05…推演中…】
烛龙的存在,是他手中最锋利的尺和最冷静的脑。
它将庞杂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决策建议,将海量的计算力用于优化每一个微小的环节。
但最终,那些需要直觉、经验和决断力的关键抉择,那些需要与现场工程师、与楚老周老激烈讨论甚至拍桌子定下的方案,依然需要陈羽墨去承担。
他像一根坚韧无比的神经束,连接着跨越维度的知识宝库与冰冷现实的工程实践。
“陈总!”
一名负责能量提取系统的工程师快步走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递上一份刚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机器余温的报告,“与国家电网联合进行的次模拟并网冲击测试报告!
三次冲击,电网侧频率波动最大出安全阈值015h!
他们的总工…要求我们立刻优化缓冲滤波策略,否则…”
陈羽墨接过报告,目光如电般扫过关键数据。
他没有立刻回应工程师,而是直接拿起加密通讯器,拨通了国家电网调度中心最高级别的专线。
几秒钟后,一个沉稳中带着凝重的声音传来:“陈总工,数据看到了?波动太大!
你们那‘太阳’还没点着,我们的电网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李总工,”
陈羽墨的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报告收到。
波动源已定位,是次级能量转换回路的瞬态响应过冲。
我已调整预案,增加一级动态无功补偿和主动阻尼控制模块。
新的滤波参数和补偿策略已同步送至贵方终端。
请立刻复核,一小时后,进行第四次冲击测试。”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显然在快浏览陈羽墨同步过去的数据和方案。
“…好!
方案可行!
我立刻安排!”
李总工的声音明显缓和下来,带着一丝叹服,“陈总工,你这反应度…我服了!
一小时后见分晓!”
放下通讯器,陈羽墨立刻对身边待命的工程师下令:“通知能量组,按‘羲和-并网预案v47’执行参数更新!
同步启动备用滤波电容组预热!
一小时后,第四次冲击测试,必须成功!”
“是!”
工程师精神一振,立刻转身飞奔而去。
这只是庞大调试洪流中的一朵小小浪花。
类似的挑战,这半年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从导磁体失保护系统的毫秒级响应验证,到燃料弹丸注入时机的纳米级精度控制,再到此刻关乎未来能源输出的并网稳定性…每一个环节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容不得半分差错。
时间在高度紧绷的调试中飞流逝。
窗外的烈日由东向西,再沉入地平线,指挥大厅内却是不分昼夜的灯火通明。
当第四次模拟并网冲击测试的数据最终显示电网频率波动稳稳控制在安全阈值之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