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关切立刻被严肃取代。
楚老和周老对视一眼,引着陈羽墨快步走进旁边灯火通明、布满各种复杂管道和巨型反应容器的实验室。
“问题出在核心的约束磁体材料和能量传输导线上。”
楚老指着实验室中央一个缩小比例、但结构依旧极其复杂的装置模型,眉头紧锁,
“小型化意味着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强的约束磁场强度。
我们现有的材料,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强磁场下,临界电流密度不够!
而且,维持导状态需要接近绝对零度的极端低温环境,这本身就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严重拖累了小型化系统的整体能量效率和功率密度!”
周老在一旁补充,语气带着无奈和焦虑:
“我们尝试了所有已知的高温导配方,优化了磁体结构,但临界电流密度始终无法突破那个阈值。
能量在传输过程中损耗太大,用于维持低温的‘冰箱’功耗几乎要吃掉小型堆产生能量的一大半!
这完全违背了小型化、高效率的初衷!”
实验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
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是未来空天动力、深海探索、甚至小型化城市能源供应的核心钥匙。
这个瓶颈卡住了,后续所有的蓝图都成了空中楼阁。
陈羽墨静静地听着,目光专注地扫过模型上标注着瓶颈位置的关键节点。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走到控制台前,调出最新的实验数据和材料性能图谱,快浏览着。
屏幕上跳动的参数和红色的警示区域,清晰地印证着楚老和周老所言非虚。
就在他凝神思考的瞬间,意识深处,烛龙那特有的、毫无情感波动却又清晰无比的提示,直接在他思维核心中响起:
【检测到宿主面临一级文明能量装置小型化瓶颈:强磁场约束与高效能量传输。
】
【核心症结:当前导材料临界电流密度不足,且依赖极端低温维持态。
】
【解决方案锚定:常温常压导材料。
】
【理论可行性确认:基于一级文明基础材料科学框架,存在稳定晶格结构可实现电子库珀对在室温下无阻流动。
】
【材料特性:临界转变温度tc≥300k,临界磁场hc≥100t,临界电流密度jc≥106a2(远当前地球已知导材料数个数量级)。
】
【材料基础构成元素:碳、氢、氮、硫…。
】
【合成路径:高压合成诱导特定晶相,辅以特定催化剂与能量场精确调控晶格排列。
】
【方案优势:彻底摆脱低温系统束缚,能量传输效率≥999,可支撑小型化聚变装置所需极限强磁场。
】
冰冷而详尽的信息如同醍醐灌顶,瞬间驱散了眼前的迷雾。
常温导!
这正是解决当前小型化聚变装置所有痛点的终极钥匙!
烛龙不仅给出了方向,甚至将理论框架、材料构成和可行的合成路径都清晰地勾勒出来!
陈羽墨的目光从复杂的实验数据上移开,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他抬起头,看向满脸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