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的冬日,在学业、剧本与浩瀚星图交织的忙碌中悄然流逝。
交大校园里梧桐叶落尽,枝桠伸向灰蒙蒙的天空,期末考试周带来的紧张气氛渐渐被寒假将至的轻松所取代。
汤臣一品家中,落地窗外黄浦江的流光依旧,但室内的节奏却舒缓了下来。
陈羽墨的生活如同精密的钟摆,早晚准时接送小田往返于上戏与汤臣一品之间。
白天,当田夕薇在学校为毕业大戏和期末考试做最后冲刺时,他便在那间俯瞰江景的书房里,沉浸在南天门计划那浩如烟海的图纸、参数与推导公式之中。
意识深处,烛龙开放的维度信息库如同永不枯竭的源泉,而他则是最高效的“转化器”
,将越时代的理论框架,拆解、适配、落地为符合当前华夏工业筋骨所能承载的工程蓝图。
鸾鸟平台的小型化聚变堆能量耦合优化、玄女战机的神经元操控系统接口标准化、白帝无人机的极限度结构应力分布…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推演、验证。
旁边另一块屏幕上,基础教育改革中关于前沿物理和材料学的教学大纲也在同步修订,字斟句酌,力求在严谨与启性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
康康则成了书房里最惬意的存在。
它巨大的身躯占据了落地窗边阳光最好的位置,冬日的暖阳透过玻璃,将它厚实的长毛晒得蓬松温暖。
它时而团成一团呼呼大睡,时而伸个长长的懒腰,迈着慵懒的步伐在陈羽墨脚边蹭过,琥珀色的大眼睛半眯着,喉咙里出震天响的满足咕噜声,仿佛在说:
“铲屎的忙你的,朕负责晒太阳。”
终于,田夕薇完成了最后一门考试,像只卸下重担的小鸟飞回了家。
她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清澈的大眼睛亮晶晶的,小梨涡深深漾开:
“考完啦!
解放啦!
墨墨,我们什么时候回庐州?康康肯定也想爸妈了!”
“收拾一下,明天就回。”
陈羽墨合上笔记本电脑,揉了揉眉心,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看到女孩轻松笑容后的暖意。
第二天,车子的后备箱再次被塞满,除了两人的行李,还有小田给家人精心挑选的礼物,康康被安置在后座它专属的垫子上,对即将开始的又一次长途旅行显得驾轻就熟,甚至带着点期待。
车子驶离繁华的魔都,融入归乡的车流。
高路两旁,江南冬日的田野略显萧瑟,但空气中已隐隐弥漫开年的气息——沿途村镇挂起的红灯笼,集市上熙攘的人流,都预示着春节的脚步临近。
车内,田夕薇放松地靠在椅背上,听着轻音乐,翻看着平板上的剧本,偶尔和陈羽墨聊几句剧中航天科学家的台词和情绪。
康康在后座出均匀的呼噜声。
阳光透过车窗,将车内烘得暖洋洋的,充满了归途的安宁。
傍晚时分,车子驶入熟悉的翠湖苑。
两家的灯火早已亮起,温暖地等待着归人。
苏晚晴和林薇听到车声就迎了出来,脸上满是笑容。
康康更是迫不及待地窜下车,用它那标志性的热情叫声和踩奶步伐,挨个蹭着迎接它的家人,表达着“朕回来了”
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