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燕京西山大院家属区那间临时的书房成了风暴眼。
窗帘隔绝了外界的光阴流转,白板上写满了数学符号、物理模型和生物化学等的复杂路径,地上散落着写满草稿的纸张。
陈羽墨居中而坐,身边是华科院各专业领域的院士以及几位从顶尖高校紧急抽调来的、以思维严苛和命题刁钻着称的教授。
讨论声时而激烈,时而陷入长久的沉思。
“这道拓扑学与流体力学结合的题目,对空间想象和建模能力要求极高,能筛掉只会套公式的。”
秦院士指着白板上一组复杂的图示。
“还不够,”
陈羽墨摇头,拿起笔在旁边添加了一个变量,
“加入这个非稳态扰动因子,逼他们跳出既有框架,真正理解动态系统的本质。”
“妙!”
钱老眼睛一亮,“这样区分度就出来了!”
“生物这边,”
李院士推了推眼镜,
“我建议用这个基因编辑脱靶效应的案例题,考核逻辑链条的严密性和对复杂生物系统的全局观,死记硬背crispr原理的绝对答不上来。”
“同意。
但题干表述要更精炼,陷阱设在逻辑推理的转折处,而非知识盲区。”
陈羽墨快在另一块白板上勾勒出题干的精简版本。
……
时间在高度专注的脑力激荡中飞流逝。
一份份凝结着顶尖智慧、旨在甄别真正天才的试题雏形被反复打磨、争论、优化,最终敲定。
核心考纲也同步成型:逻辑、空间、复杂问题解决、基础学科深度理解——四大能力维度,如同四把标尺。
每当夜幕低垂,燕京的灯火次第亮起,才是陈羽墨一天中稍得喘息的时候。
书桌上的电脑被合上,取而代之的是客厅的平板。
屏幕点亮,映入眼帘的往往是田夕薇那张带着些许疲惫却依旧明艳的小脸。
她通常靠在汤臣一品客厅那张宽大舒适的沙上,背景是璀璨的黄浦江夜景。
乌黑的长有时随意地披散着,有时用一根笔随意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标志性的小梨涡。
康康毛茸茸身躯十有八九会占据她旁边的位置,或者干脆霸占她的腿,琥珀色的大眼睛半眯着,慵懒地甩着尾巴。
“墨墨!
今天又被导演‘折磨’了!”
视频一接通,田夕薇的声音带着点撒娇的抱怨,清澈的大眼睛望着镜头。
“航天局的顾问老师好严格啊,一个微重力环境下递接工具的手势细节,让我反复练了二十几遍!
论文导师那边又催开题报告的修改意见了……”
她举起手边厚厚一叠《星耀苍穹》的剧本和几本摊开的专业书籍,还有亮着屏幕的笔记本电脑,小脸皱成一团,“感觉脑子要炸了!”
陈羽墨靠在椅背上,看着屏幕里女孩生动的表情,一整天的疲惫似乎都消散了不少,眼底漾开温柔的笑意:
“辛苦我们田大科学家了。
顾问严格是好事,细节真实才能打动人。
论文别急,思路理顺了再动笔。”
“说得轻松!”
田夕薇嘟囔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