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洞悉:
“爸妈,这都在意料之中。”
他看向屏幕上那组被无数人惊呼的数字,目光平静而深远:
“‘菁英计划’的定位,从来就不是常规教育体系的补充。
它要选拔的,是未来能够真正引领前沿科技突破、承担国家核心战略任务的顶尖人才苗子。
考纲的深度和广度,本身就出了现有教育体系所能覆盖的极限。
它考察的不是知识点的简单记忆,而是理论的理解深度、逻辑的严密性、空间的构建能力,以及解决前所未有复杂问题的底层思维。”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凝重:
“第一轮的基础理论深度和逻辑建模,只是门槛。
第二轮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潜力考核,才是真正的分水岭。
按照设计,第二轮至少还要再淘汰三分之二以上的人。
最终能真正进入各大研究院深造的,不会过3万人。”
“第二轮还要淘汰三分之二?!”
“三万人?!”
家人们异口同声地惊呼,比刚才更加震撼!
一百多万人报名,最终只取三万人?这已经不是百里挑一,而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了!
陈羽墨点点头:“是的。
科技突破的道路,从来都是狭窄而艰难的。
我们需要的是能在未知领域披荆斩棘的开拓者,而不是沿着既定轨道奔跑的跟随者。
高标准、严要求,是为了确保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有可能产生突破的领域和人身上。
这是对国家未来负责。”
他平静的话语,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家人们看着陈羽墨沉静的面容,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菁英计划”
背后那份沉甸甸的分量与近乎苛刻的期望。
震惊过后,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肃然起敬。
时光在或震撼、或忙碌、或期盼中悄然滑过。
庐州的街头巷尾,年味渐浓。
商场挂起了红灯笼,市里循环播放着喜庆的音乐,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脸上洋溢着迎接新春的喜悦。
距离农历除夕越来越近了。
1月15日,一个普通的冬日下午。
田夕薇正和陈羽墨在翠湖苑别墅的客厅里,挑选着年货。
客厅的电视开着,播放着午间新闻,音量调得不大,只是作为背景音。
“……下面播报一组简讯。”
女主播清晰平稳的声音传来:
“近日,鄂省武汉市报告多起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据当地卫生部门初步通报,患者均出现热、乏力、干咳等症状,部分伴有呼吸困难。
目前,所有患者均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相关部门已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检测工作。
专家提醒,冬春季节是呼吸道疾病高期,公众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新闻画面切换到了武汉某医院的热门诊外,医护人员身影匆匆。
这则看似平常的、夹杂在其他地方新闻中的短讯,并没有引起田夕薇的特别注意。
她正拿着陈羽墨:“墨墨,这个衣服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