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下阳城,那时安定的下阳城相比于混乱的上阳城便是相对安全。
但没过几个月,下阳城也乱了,也不安全,左京这就又来劳山。
可劳山也不见得永远安全,还须继续准备更安全的退路。
这就叫‘狡兔三窟’。
左京可太清楚:“死士不存在任何短板,暴兵流可以横推一切,唯一破绽唯一命门只有我这个‘主公’,我一死,全玩完。”
因此,涉及自身安全,再如何谨慎也不为过。
……
八月底到三月初。
左京跟大燕朝廷初步碰了碰,起先是以下阳城为主战场,主要对手是九江总督府领导下的两万官兵以及靖安司等一众高手。
双方围绕下阳城做过一场,左京损失不小,但总督府损失更大,不但韩应龙这位九江总督的东湖老家被左京一锅端、祖坟被刨,而且,官兵损失超过四分之一,领兵的一众将领,其中不少家眷也被左京掳走,祖坟被左京刨掉。
早就偃旗息鼓。
早在十月底就彻底龟缩营中不出,基本放弃下阳城人口清查。
于是。
左京得以抽出经历,去调查此次朝廷增派大军中的将领信息,提前一步去掳家眷、烧祠堂、刨祖坟,以为威慑。
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
俗话又说,出其不意才能克敌制胜。
这一批大燕将领显然有了防备,从剿匪总督金昇,再到往下一众大将,有一个算一个,竟全都提前将家眷藏起来,又特意安排乡勇日夜巡逻祖坟,特别是增添了许多猎犬、狼犬以为戒备,以及许多陶瓮等等时刻监听地底动静。
防备到了极点。
左京有限几次出手,基本都以失败告终,成效寥寥。
果然难在奏效。
“城市喧闹,人声嘈杂,气味也杂,死士在城中挖地道的动静很难被人用陶瓮听到,气味也不会被狗嗅到。”
“可那些人祖坟多在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