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洪武盛世。”
“在这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吃得饱,穿得暖,粮食多到吃不完以前,咱们君臣就一块儿努力,带着百姓往盛世奔。”
“总不能让一群半大孩子看了咱们的笑话。”
随着朱皇帝的话音落下,李善长和刘伯温等一众文武大臣们又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其他的官老爷们或许不清楚朱皇帝刚刚提到的那几个县名,但是在场的官老爷们又有哪个不清楚的?
全是宁阳县出来的那些生员做知县的地方!
沉默了好一会儿,杨思义才再一次开口说道:“上位,臣还是反对现在就废除原本的五年规划。”
朱皇帝嗯了一声,又将目光投向了其他一众文武大臣:“其他人呢?怎么说?”
吏部尚书洪彝更是直接拱手说道:“上位,臣也觉得不应该直接废除原本的五年规划。”
“事实上,从洪武二年开始制定并实施的五年规划,到洪武六年也就算告一段落。”
“眼下马上就到洪武五年,左右不过是多等一年。”
“正好这一年的时间里,可以好好看看工坊和榷场能给大明和百姓带来的好处。”
“除此以外,也正好可以看看在州县和村社之前再增加小衙门的事情。”
“如果宁阳县试行的好,便可以向其余二十几个县推行,然后慢慢的推广到整个大明。”
“要是直接推开……”
洪彝自嘲的笑了笑:“吏部还真凑不出那么多的官员。”
朱皇帝微微点头。
工部尚书薛祥却跳了出来,向着朱皇帝拱手拜道:“杨部堂和洪部堂说的都不对!”
“其他的不说,可是这个砖窑、水泥窑、纸坊、养殖场、小煤矿、小冶铁工坊还有采石场却是各个县亟需推行开的。”
“五年规划不改,任由各地方的知县按照原定的规划去做,这些小工坊要什么时候才能铺开?”
“不把这些小工坊铺开,这路得哪年才能修完?”
户部尚书杨思义直接呸了一声,“铺开这些小工坊?”
“你老薛可真是吃的灯草灰,放的轻巧屁!”
“你知不知道这些小工坊都是需要大量人手的?”
“尤其是那个小冶铁工坊和小煤矿,凡是在这两个工坊里干上一天的活,还有力气下地耕种吗?”
“老百姓不种粮食,你吃什么?老百姓不养蚕,你穿什么?”
“吃穿都没了,你还当你的官老爷?”
“别说登州府和宁阳县!”
“宁阳县是有大量的囚犯,洪武元年到洪武二年,几乎所有的犯人全都发往宁阳县做苦役。”
“登州府更不用说,除了大量的囚犯之外还有大量的高丽劳工,尤其是孙古朴造反案,更是给登州送去几万苦役。”
“其他地方哪儿来的这么多劳工苦役可以用?”
“要是因为铺开这些小工坊而影响洪武五年的春耕,你薛祥就是大明的罪人!”
礼部尚书钱用壬顿时也急了。
“不改?”
“不改原本的五年规划,那他娘的国子监怎么算?各地的社学、县学、州学和府学怎么算?还有登州府的那个大学又怎么算?”
“还有洪武五年和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