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希望。
他们知道,自己端着的,不再是一个可能随时被政策淘汰的“泥饭碗”,而是一个符合国家绿色发展方向、前景可期的“金饭碗”。
江宜化工的案例,成为了阳城乃至全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生动样板。
随着江宜化工整改的最终完成,阳城市上报省里的环保问题清单上的所有项目,全部销号。
阳城,由此成为荆楚省第一个宣布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查整改任务的地级市!
这一消息,在不久后召开的全省环保整治推进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省长王维波在讲话中,多次点名表扬阳城市。
“同志们,阳城市的整改工作,行动快,力度大,效果实!特别是江宜化工的案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环保不是发展的绊脚石,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王维波省长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阳城能为全省带个好头,其他地市有没有理由拖后腿?年底,中央督查组就要‘回头看’了!我在这里强调,谁要是再掉链子,敷衍塞责,企图蒙混过关,省委省政府将坚决对党政一二把手进行追责问责,绝不姑息!”
坐在台下的宋江,面色平静。这份表扬,是对阳城前期艰苦努力和巨大付出的肯定,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知道,“回头看”才是真正的考验,长效机制的建立更是任重道远。
散会后,不少地市的领导围过来向宋江取经。
宋江没有藏私,他坦诚地分享经验:“关键就两条:一是市委市政府一把手真的要下决心,敢于碰硬,不能患得患失;
二是要为企业找出路,不能一关了之,要帮它们转型升级,这样才能得到企业和群众的理解支持,整改才能真正落地,而不是一阵风。”
第三季度的经济阵痛是暂时的,江宜化工的新生是令人鼓舞的,但阳城未来的发展之路依然挑战重重。
如何将环保倒逼的压力,持续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动力?
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这需要更深入的思考、更系统的谋划和更坚韧不拔的毅力。
他深知,这场环保风暴,只是阳城迈向高质量发展中的一段插曲,而他,必须带领这座城市,在这条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